水墨点评(591):乡村里,这些消失的人
(2018-10-10 18:15:26)
标签:
情感诗歌文学杂谈 |
分类: 水墨诗话 |
乡村里,这些消失的人
作者:田间布衣
剃头的、修脚的、卖杂货的
打铁的、耍猴的、做木活的
说书的、染布的、唱莲花落的——
这些人,那时
在乡村里随时都能遇见他们的身影
都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他们在村与村之间走街窜巷
劳作、生活、悲伤、相爱
他们,服从命运的安排
对乡村,依赖而又绝望
就像根对土、鱼对水
小鸟对天空、生死对别离——
使那时的乡村温馨又疼痛
而今,他们,离记忆越来越远
直至再也看不见
没有人告诉我,他们都去哪儿了
我想,他们一定沉睡在岁月深处
哑默、陈旧。就像古董,腐朽的重力
让时光弯曲,让记忆颤动
2016、1、23与许昌
乡村系列诗之四
【编者按】:田间布衣老师这个乡村系列的诗歌,我就总体写一个点评。读完这个系列,我想诗人主要表达了两个主题:一是处于社会底层尤其是农民的人生思考和乡土现状的忧虑;二是漂泊的生命思考。诗人笔下的“村庄”、“乡亲”、“方言”、“风俗”等等等形象,还有诸多陪伴着诗人记忆身影的那些老时光,其实都是乡村的生命,诗人用深情的文字来书写这些形象,一是自己身处其中,因此每一首诗歌的讲述都显得真切生动,而且格外动人心弦。此外,我觉得诗人书写亲情也好,乡情也好,还是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也好以及对现实村庄的担忧,归结为一点就是一种漂泊的情怀、悲悯的情愫的流露。其实这是一种生存的体验,是一种漂泊的体会。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被打破,这不是诗人自觉自愿地生活选择,实际上是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是理想追求与现实困顿的交织,也是情感上的无奈之举。看得出来,这种漂泊感在布衣老师这个系列里的每一行文字里弥漫着,也增添了诗歌的人生内涵,增强了文字的力量。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内涵,增强了文字的力量。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