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点评(548):《埋之前》
(2018-08-06 20:23:54)
标签:
情感诗歌文学杂谈 |
分类: 水墨诗话 |
《埋之前》
作者:执人默笔
长白山没有雾霾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人类习惯了追逐,朝高亮的曲线匍匐
碾压斑斓和良知,对着敞开的天空喋喋不休
偶尔踏碎自己的骨头,偶尔翻找巨浪里的石头
偶尔拿巢穴为眼泪陪葬,偶尔嫁接生命和臆想
偶尔寻找曾经的偶尔,偶尔太多
竟不知偶尔捂住口鼻成了时代的顽疾
笑仍能笑出声来,隔着玻璃想象呼吸,体温和
我曾经是多么爱你
人类对着镜子描摹祖先的胡须,脚掌,脚印
和倒地的梯子。戳破手指伪造血缘关系
挖掘骨骸证明树木的根须。种子在哭泣啊
他的根底竟是一个私生子
盘旋和螺旋是一对孪生兄弟,你忘了当初
脐带上缠绕着彼此的发肤,母亲带血的泪珠子里
那些盐沫来自海。来自清白之身啊,你如今却看不见
混沌之初的样子,我们都是一块泥
人类需要回到爬行的样子,寻回膝盖和羞耻
毁掉形状和定义,高姿态的秘密,重叠着名姓的塔罗
毁掉卡在头部的欲望主使,干掉他!还我叶子
还我疲惫之前的指纹,脉络和清晰
【编者按】:诗歌的题记很有意思:长白山没有雾霾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是呀,在现在这个雾霾2.1版时代里,雾霾给予我们的恐慌不亚于一场禽流感的爆发。这是一个问题!执人默笔的《埋之前》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当温饱问题对我们不再构成伤害,我们却在今天乐极生悲。我想诗人是一个人在没有雾霾的长白山,独对着一片蓝天在进行这样的真情告白。相对于那写“合理”的推诿和职责,一个人的责任是渺小但是这是永远的,也极具亘古不变的意义。诗人娴熟的笔法将人类的现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挞,并指出“人类需要回到爬行的样子,寻回膝盖和羞耻”这样的呐喊也许听者甚少,但是对于诗人和读者而言,我想足够了。作为一个诗歌作品,它至少应当在某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或惊喜,或意外,或悲戚,或无奈。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前一篇:水墨点评(569):活着
后一篇: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