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点评(493)
(2018-05-26 18:32:58)
标签:
情感诗歌文学杂谈 |
分类: 水墨诗话 |
《开荒》
作者:施公子
守着,家门口的田,篱笆墙招来野蜂
挥锄,石头不再坚硬
土墙的角落,有草根的紧凑
走出去时,一粒火苗紧紧贴着
农夫踩过菜地的垒土,露出类似的胸膛
草与石,扭曲了田的形状
鹌鹑躲着奇形的云朵,奔跑如野鸡
莽撞的气,喷出山雾,盖住那颗小鹿的心
挥汗如雨时,终于滴落菜籽
不仔细的去捡,终被野狐叼去
开垦的小树,小草,野藤,倒下
空的痕迹,使他更加孤寂
卑微的风,似乎摸到文明的边缘,又逃往山去
他们围住了一块地,烧起火
散开了原始的烟,却熏黑了土地
【编者按】:这首小诗,小诗其实并不小,自有木秀于林的道理。开荒,这个现在很少再见到的行为成为诗人书写的材料。说实话,在写这首诗歌的编按之前,我信心十足,但真正要去解读其文字,却感到自己尚缺乏功力,看似简单的小诗,作者早就为读者设置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障碍。那么我的进入,也就只能如盲人摸象了。仔细通读几遍后,慢慢发现诗人所要诉说的诗歌主题还是在于这个“荒”字上。“荒”是诗人在诗歌中重点塑造的意象。虽然在诗歌的表面上看不见,但是“荒”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它不仅仅是诗歌中的环境,同时也是在这种环境下的真实存在,“荒”意象有非虚构性写作的力量。诗歌用生态或者封闭的一种方式书写,与其中我可以读出诗人对于自然亦或是封闭的心理的情状作重新审视和评估,重新思考我们自身心理或者说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庞德曾说,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远比写出连篇累牍的作品好。我想在施公子的这首诗歌中,“荒”是一个深层的存在,“开荒”则是一个必须要进行的动作。诗歌的结尾,意味深长。这样的收尾,诗歌更加精彩,平淡的诉说中蕴含深邃,旁敲中触及顿悟。还是那句话,我只是以偏概全,自己理解而已。希望广大读者不要以此受限,去开拓更大的想象空间。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