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墨点评(465)

(2018-04-07 19:49:30)
标签:

杂谈

情感

诗歌

文学

分类: 水墨诗话
舍利子(外一首)

作者:子在川上曰


母亲说,她们曾参与拆毁那座千年古寺
改建成了当时方圆百里唯一的完小
砸毁了八个木制钟馗机关人,挖出了十二个大缸
里面坐着十二代方丈,十二个打坐的大和尚
都是得道高僧,地底埋了那么多年还栩栩如生
她们这些学生抱来了很多干柴,才烧成了灰
母亲不知道舍利子是些什么东西,只是说
有些骨节怎么也烧不化,全都沤了人畜粪
撒到了田地里。那年秋,庄稼好得不得了

那所学校后来拆了三次,重建了三次
昨天,有朋友过来喝茶闲扯
我又想起了那些沤了粪便的舍利
这么多年,它们在地里风霜雨雪
身边挤满了一茬茬的杂草和庄稼
那么多的经文,往世,今生,来世
割了一茬,又长出了一茬
整个下午,我盘坐成千年的老禅师
泡茶品茶,同朋友轻声说着一些话

兄弟,别急着去拉萨

喝酒的时候,余总打开手机
给我看他在拉萨的照片:
瘦骨嶙峋的牦牛
虔诚拜山的藏民
肃穆的布达拉宫
...  ...
他说:兄弟,别急着去拉萨
那里的天空还是明净高远的
雪山上的冰雪还是纯净的
原住民的脸庞还是黝黑的
转经轮还在转动经幡还在飞舞

【编者按】:读完这两首诗歌,对如此动情而真实的现实的表达,让我不禁感慨了很多。也许,对于诗人而言,诗歌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疏泄,只是诗人更为敏感一些罢了。言归正传,《舍利子》一诗以一个看似遥远的年代为背景,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舍利子”的故事。故事的表面表现出对那个年代的无奈但深层次却触及了这个世界的社会性以及每个个体所表现出的特殊性。我想每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同感。《兄弟,别急着去拉萨》笔墨不多但是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受了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是来自心底的,来自于每一个人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读完老师这两天在太阳文学发表的诗作,我想在多说两句。那就是诗歌应该是贴近生活的!如此,我想每一位诗人都会去在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寻找灵感。因此,最直接的方式就应该是口语化写作。其实,我在很多场合说过,口语化的诗歌是最难写作的。因为它考验着我们对生活、人生的触及和由此产生的精神高度。谢谢作者的分享,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