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点评(426)
(2018-02-04 09:19:05)
标签:
情感太阳公社文学网文学杂谈 |
分类: 水墨诗话 |
《七律》。长安八景
作者:荒岛
1
沉香利斧辟天开,便有仙人指路来。
戏月金蟾攀绝壁,翻身鹞子上云台。
河神托掌苍龙卧,玉女听箫彩凤回。
高压秦头扼关塞,英雄不论古今才。
华岳仙掌是长安八景之一。华山东峰东北处有石峰楼,峰的东壁有仙掌崖,传说古代黄河有大山阻拦,灾害连年,河神左手托华山,右足蹬中条山,给黄河开辟入海河道,拯救了万民。“仙掌”就是河神托华山时留下的手迹。掌崖上半轮如月,光可鉴人,称“石月”。
2
缥缈云端白鹤乘,终南紫阁住仙姮。
龙盘古井雾烟绕,狮卧草堂香火腾。
二柏通神看宝塔,一莲得道度高僧。
莫非圭玉灵光现,原是西方旭日升。
在今西安市户县草堂寺内。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氏来此翻译佛经。关于“草堂烟雾”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说塔旁有“烟雾井”一口,每年秋冬的早晨,井内烟雾缭绕;另一说是寺旁有圭峰,好像古代圭玉,每逢太阳将要落山,轻烟淡雾弥漫山巅。
3
东风吹醒雪花飞,折柳灞桥轻泪挥。
白鹿南邻情脉脉,铜人北望影依依。
妓中霍女瘦春梦,林下谢娘吟采薇。
送别长亭多少客,一生守得几君归。
在西安东郊灞河沿岸。灞水原名滋水,秦穆公欲图霸业,改名灞水。隋唐时长安广栽柳树,而灞桥又是长安东去的门户、交通要道。人们在此与东去的人依依惜别,成为当时一种时尚。每当初春,柳絮纷飞,如同冬日飞舞的雪花,煞是好看。
4
奇观异彩女娲宫,苍郁纯青骊马风。
玉兔东升晴日暖,金乌西坠晚霞红。
千娇出浴清池内,一笑戏侯烽火中。
误入蓬莱仙境地,喜看秦岭染丹枫。
在今西安市临潼区,距西安市约25公里。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
5
楼台宫殿两旁支,遍访长安卧曲池。
王府流杯迷世客,唐都卖酒笑胡姬。
行文野老琼花绽,及第新科玉液持。
别院听琴题彩扇,杏园吟得万年诗。
在今西安市东南,汉唐时为优美的风景区。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曲江”,宋以后逐渐干涸。唐时新科进士得中,皇帝在曲江池赐宴,进士们将酒杯放在曲流上,杯随水势,流至面前,必须饮尽,成为唐时风尚之一。
6
斗母奇峰列众仙,武功近在白云边。
融冰暖澈三池水,积雪收晴六月天。
老祖修行鬼谷洞,神医济世药王泉。
松风飘拂灵霄顶,射目长庚秦岭巅。
在今西安市以西的宝鸡市眉县境内。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山势陡峭,人为痕迹较少,是人们旅游度假的首选。因山高空气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因而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奇妙景观。
7
渺望京华丝路遥,直通巴蜀渭城骄。
游龙截岸惊青鸟,幻象吞云震黑雕。
三叠阳关酬舍客,千年古渡入秦朝。
扁舟已没故人去,烟雨轻尘依旧飘。
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的咸阳古城遗址。咸阳古桥是古时人们西去的重要关口,那时因交通不发达,摆渡就成了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古时渭水悠悠,两岸民众载舟往返,成为“八景”的组成部分。
8
六朝鼎盛故都喁,千雉繁华帝气浓。
暮击秦楼双面鼓,晨听福寺万钧钟。
噌吰初破传天界,梵磬常鸣度佛踪。
斗转星移依旧是,咏怀胜迹再相逢。
在今西安南门外友谊西路的荐福寺内。寺内有小雁塔,并有一口金代铁钟,重约2万斤。每日清晨,法师依节奏敲响,声传数十里,早已成为长安民众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编者按】:读完荒岛老师这八首诗歌,真为西安人民感到自豪,这么多的美景在老师的笔下亦真亦幻,曼妙无比,精彩纷呈。八首诗歌以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为主体,把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所提供的审美时间、空间以及诗人笔下的美丽风光为基点创作出了至美的这组山水田园诗。在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然与享受自然之乐则既不枯燥而又尽显清雅,同时在抒情的同时“言志”,真正的表达了诗人一种飘逸、洒脱、达观的人生理念。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