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点评(422)
(2018-01-31 09:36:27)
标签:
情感太阳公社文学网文学杂谈 |
分类: 水墨诗话 |
襄阳,我们这座城
作者:谷城农民
北街
没有钟鼓楼的持续传达
北街也可以笔直地站着
像千年前的士兵,站成了列阵的风景
沙土下浸润的古城风雨,
石板上书画的坎坷不平
被方砖和水泥抹去
只留下一城平民
涌动万千渴望
随日升月落
永不止息
襄阳城
用一个又一个的襄阳人垒了起来
襄阳城站便成了一个不会被打破的神话
墙砖上血汗淋成的这座城
骨头砌成了一城的放心与宁静
那都是热血铮铮的铁汉子做成的山河
脱坯于一个个故事的片断
组成一城旧事,拒敌于千年之遥
那些砖手拉手肩并肩
不用呯喊,也将随着一江汉水站到极致
护城河
我们应当把这当做躺着的城墙
与站着的城墙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从东门外开始出发
绕过阳春门之后
便迷失于前人的足痕里
几千年的护城河水安稳了几千年的梦
波光粼粼之中
仲宣楼前的霞光穿行过时间的屏障
送行我们走进另一条河流
小北门
守城门的士兵很早就睡了
洞门洞开
我随着人群闯入不是空城的空城
战船在多年之前沉没
将士解甲
安居乐业的城门不再秧及池鱼
隐匿的战火任我们从砖缝上寻起
那些箭矢、云梯、战鼓、呐喊
被从老龙堤来的汉江水卷起
拍在水底
【编者按】:读着谷城农民的这首《襄阳,我们这座城》想起来那句“一个人,一座城”的话来。可见襄阳城于诗人来说,有着多么深厚的情谊呀。诗歌从局部的自然描写到以此所出的意象层面,扩展延伸到了自己与襄阳城,从形到心的转化,让诗歌与自己和城池在诗意的延展和变化中到达了浑然一体。所有的思绪及情感倾泻而出,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享受、深意和思考。诗歌有如此的表现,既说明了诗人真挚的情感表达也表现了诗人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谢谢分享,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