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公社文学网】水墨点评(142)

(2017-01-13 09:26:26)
标签:

太阳

公社

文学

文学网

分类: 水墨诗话

《悲剧的起源》

作者:李健


梵高的向日葵
在阳光下叹息
模糊了自己
看尘世中的我们

我们却眼睁睁
看自然中的向日葵
活生生
清晰

奥尔弗斯的竖琴
人世绝妙之音
地狱也为之动情
归还他失足的恋人

恋人在身后相随
回头却物是人非
2015/8/7作于西政

【编者按】:梵高画中的向日葵色彩金黄,充满了生的欲望,感情笔触如此饱满有力,真正是天真充沛生命旺盛的太阳之花。向日葵及梵高融成一体,梵高和向日葵谱出相濡以沫生命与共的蓝与黄交响乐章,是其悲剧一生的象征物。梵高的向日葵让观众得到了一次集体意识中最强的震撼,而诗人在这里却有意模糊这样的一种意识,“我们却眼睁睁 / 看自然中的向日葵 / 活生生 / 清晰”反衬出现在人们的一种个体无意识的意念,那就是狭隘、赤裸裸的生、希望的观念。奥尔弗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两千多年来,奥尔弗斯的神话对西方文学乃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被视为诗人和音乐家的典范。他的妻子夭亡后,他携竖琴闯入地府,用音乐感动了冥王夫妇。他们同意他的妻子重返人间,条件是在未离开冥界前奥尔弗斯不可回头。奥尔弗斯在最后关头忍不住回头看了妻子一眼,前功尽弃。但是奥尔弗斯拯救妻子的行为被人们视为耶稣拯救人性之罪的象征。这首诗歌诗人借助梵高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就是想要表明现实社会中许多关于生命、理想、信念等等至高无上的理念的坍塌,也许人性、人格就是悲剧的起源……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立秋

作者:猎人


一个转身,秋
从枝头坠落了下来
雷声飘然而至
风夹着雨、凉丝丝
爽得蝉声
淹没,太阳沸腾的日子

夏天的灼热,也被
窗外的叶子飘着凉,摇落
一缕一缕秋阳
知了还在依旧嘶哑着嗓子
固守,夏的鸣唱

秋,行走在风里
南归的孤雁,踏上旅途
累了,驮着斜阳回家
双翅抖动夕阳。影子
掉在湖里。白了头的芦苇
一瞬间,妆成满地
______
红颜


【编者按】:在我接触到的诗人中,小丫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从他诗歌中我可以读出他的性格平和、宁静、融洽。如果梳理他诗歌中喜欢的词汇,我们可以发现,四季、树、村庄、斜阳、花、泪水、孤独、骄傲……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这些意象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乡土、自然的依恋和时光流逝引起的痛感。小丫的许多诗歌都是以此为背景,包括传统的亦或是现代的。这首《立秋》也不例外。《立秋》的语言、意境优美,每一节都是一幅生动凄丽的画面;但又不止于优美,诗行间容纳了感伤与追忆。《立秋》也可以说是一首叙事诗,时间、地点、隐喻的人物、和结果等因素样样不缺,在阅读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幅幅图画,它们串连起来,就是流动的影像。小丫的诗大多摄取自然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将心中的情感一一诉说。而且词语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比如诗歌中一些动词的运用就很精致:“一个转身,秋 / 从枝头坠落了下来”中的“坠落”;“窗外的叶子飘着凉,摇落 / 一缕一缕秋阳”中的“摇落”;“南归的孤雁,踏上旅途 / 累了,驮着斜阳回家”中的“驮着”等等,让读者读来一下就感受到这些景致的描写特征。其实也就是诗人将情感赋予在这些词中,从而更加深刻的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和对主题的烘托。整首诗歌语言流畅,一气呵成。唯感诗歌结尾处“白了头的芦苇 / 一瞬间,妆成满地 / ______红颜”感觉与诗歌主题不合,个见。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