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公社文学网】水墨点评(七十五)
(2016-09-26 09:13:09)
标签:
太阳公社文学文学网 |
分类: 水墨诗话 |
《天桥下的乞讨者》(散文诗)
作者:猎人
天色暗淡下来
冷风夹杂埋怨,扫荡着这座城市
天桥下,年轻的盲者,一个缺了口的破碗,饥肠漉漉
沾满尘垢的脸,没有表情
手中的二胡声,像冬天的冰棱
冷冷的。盲者,胡弦停顿了片刻
喉节颤抖着一串连自己都不懂的词语
我顺手丢下几枚同情......
人来人往中走过了一万个脚印
匆匆而过的人群,象躲避苍蝇蟑螂一样
驱赶或漠视着盲者的音乐
同情,被撞的鼻青脸肿
盲者碗里的那几枚怜悯,对着城市冷笑
无数匆匆逃避而过的皮鞋声,崩裂了我的心弦
川流不息的人群; 鱼贯入出
高档轿车留下一路灰尘,绝然而去
我亲眼看见,一千个衣冠楚楚的躯体走进宾馆
一千个漂亮女郎抱着狗钻进轿车
一千桌未动的生猛海鲜倒进了泔水桶
堆成了垃圾堆
灯红酒绿,物欲横流。两种人,两种世界
乞丐盲者,比不过那些太太们脚上的一双鞋
乞丐盲者,比不过那些妇人手里抱着的一条狗
破碗里金属发出欢乐的跳跃与声响
苍凉得如一只鸟,啄痛了飘泊者的心阳光,不肯露面
天桥下,一副说不出滋味的风景
犹如吹进了眼里的沙,涩得两眼发红
卑微的盲者,在熙攘的人群中泯没
没有羞耻,没有愠怒。仅仅为了本能的生存而苟活
纸醉金迷的城市,钞票可以代替打火机点烟
却有人生怕乞讨的碗碰脏了皮鞋
偶尔的一次动容,也是人前酒后装饰和虚荣
城市,陷进喧嚣的漩涡,二胡声像一场冰雨
冷滞希望,路人,慌忙躲闪,怜悯和同情,还有瘦得可怜的施舍
还有真诚的哀求,构成天桥下卑微的存在
傍晚,放学的孩子嘻嘻闹闹走过天桥
也许吧,这就是这座城市最文明的灵魂
盲者摸索着站起身, 收了碗
孩子的路过似乎让他感到一丝喜悦
天桥最高处
————那份希望格外耀眼
【编者按】:《天桥下的乞讨者》讲诉了一位在天桥上乞讨的人的故事。这样的乞讨者在我们身边就有,每每看见或许心生怜惜或许丢下几块钱,有些甚至昂起高贵的头颅扬长而去。我们单单从这首诗歌来看,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的?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写过一首诗《穷人们》,刻画了穷人如“棕色的陋室的屋顶”的可怜的背部,如“家畜的眼睛”,如”枯黄落叶的手”,这些细微的部分,最能显示出穷人内心的苦痛,因此,多少年过去,它们仍深深地镂刻在读者的心上。而这首诗歌诗人并没有去刻画乞讨者的表情和内心活动,只是从一位旁观者角度来写意出路人的表现。诸如”匆匆而过的人群,象躲避苍蝇蟑螂一样“、”川流不息的人群;鱼贯入出“、”高档轿车留下一路灰尘,绝然而去“等等。而这些描写反衬出乞讨者的地位低下。诗人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这个社会道德观的畸形发展以及现代人的冷漠。“卑微的盲者,在熙攘的人群中泯没”。诗歌语言质朴,也正是这些语言,才孕育出了一个活的悲痛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即使这样的一个卑微的乞讨者依然是个生命,依然有着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同时这首歌也写的过于伤感和忧郁,我想这是来自于诗人本身的主观思想,也是对于这个社会里的不良现象的一种反映。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献给“六一”的歌》(组诗)
作者:湖北山村
《心里话》
裁一朵云,做套校服
让心跳也轻狂
剪一片霞,披在肩上
飘红昨夜梦想
那滴晨露眨吧着眼睛
欲说还休
那是我们的心里话
我们悄悄地把它装进书包
悄悄
藏进校园的某一角落
它会在夏雨的浇灌中发芽
也会在阳光的沐浴中开花
慢慢地,慢慢地
当漂亮的校园老掉了牙
我们的心里话
也和老师一样生长白发
《红领巾》
我把心中的誓言,和老师的嘱托
系在肩上
风儿把我的骄傲扬起一角
花喜鹊,叫来了六一节
小蜜蜂哼起了新时代的儿童歌
阳光下
校园的花儿笑得那么美
在喜悦的氛围里
我掏出妈妈的舍得和给予
买了一根
又香又甜的冰棍
穿插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匆忙里
我蹦蹦跳跳地
把红领巾,摸了又摸
《彩旗下的值日》
手拿警棍
我站成警察叔叔的模样
把口香糖
拒之警戒线之外
星星躲在暗处
帮我擦亮着火眼金睛
月亮猫着腰,站在山的那边
也做我的后盾
风,跟我聊了一些原则之后
负责通风报信
在校园的任一角落
来去自由
头上的彩旗在飞
我却把安全与责任站成“1”字
乐意接受太阳公公的
火辣辣的考验
【编者按】:“光阴似箭,岁月如歌,”随着时光的流失,不知不觉就经历了几十个春、夏、秋、冬;几十年的人生;几十年的风雨;几十年的岁月让人生逐步迈进沧桑岁月。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度的过,时光就这样无情的流失,让我们回想起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个节日听起来是多么幼稚、多么快活、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可惜它早已不属于我的节日了。虽然我们还是跨过了这个时光的桥梁,度过了这可爱的一天,但那些天真活泼的校园生活今生再也不会有我们的影子;稚气的儿童团里今生再也不会有我们的脚印;翩翩的歌舞表演中今生再也不会有我们的姿态;诗人的这组《献给“六一”的歌》又让读者在脑海里油然而生地浮现出这些美好的记忆。因为它在我内心深处烙印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无法抛弃的感想。谢谢山村老师的分享,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麦熟一晌》
作者:赵传昌
怀揣沉甸甸心事
麦穗们彼此心照不宣
五月瞳孔里,掠过
急促的干热风
麦田起伏五月思绪
麦穗的笑靥,开在
风过的一瞬。其实你
早就在原野,内蕴着
金黄等待
一晌风过,阅尽
你的美。阳光下麦子
飘香颤栗成熟的激动
流淌幸福的波纹
麦熟一晌,袒露厚重丰获
原野一茬茬梦想,一茬茬
爱恋,期待你抚慰收割
【编者按】:在赵老师的诗里,土地、丰收如同永恒的色彩,沉淀在瑰丽而丰饶的世界里,恰似广博的土地和金色的收获,宛如生生不息的魂魄。那是诗人的精神,也更是读者共同拜崇的人生思索。对故土的,对亲人的,对所有的这些描述成为诗歌最为厚重的根本。这之中,有生活细节,有个性表现,有语言传递,有内心独白……丰富而饱满。就如同这首《麦熟一晌》依然传递着这样的一种情感和固有的思想。“麦穗”始终成为诗人的寄托和希望,成为人生路上的一个个成功实现的梦想。那种喜悦和畅想一样感动着读者……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