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的对比
(2016-11-03 11:26:59)假期中发了一本书叫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其中我重点学习的一个章节是第五章中“中小学音乐教材的设计与编写”这一部分。这一部分说的是中小学音乐教材,以及教师用书和教学参考书有多个不同的版本,而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结构。下面主要分析的是人教版和人音版这两本音乐教材。
人教版有七个特点。
1.
2.
3.
4.
5.
6.
7.
人音版有四个特点。
1.
2.
3.
4.
对比着来看人教版,它突出的是教学材料的编排按课表规定的学习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划分成具体的栏目,小学阶段主要有唱歌、欣赏、活动、学乐器等,在呈现方式上,采取乐谱、插图、配画、音乐知识、作品介绍、教学目标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加以编排。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教学曲目及音乐活动结合紧密。教科书的版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作为对教材内容解释、补充、提示、引申的插图紧扣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认知基本相符。
人音版在教学栏目上看,小学阶段相对应集中在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种教学活动方式上,全套教材分量较重的栏目为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两方面,这与《课标》基本相符。小学阶段的“编创与活动”是全套教材在编写上最富实际意义的尝试,它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很多方面渗透着“探究式学习”思维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教版和人音版的音乐教材几次进行了修订,但是不管再怎么进行修订,让学生爱上音乐这点初衷是不变的。
修订后的课标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为明确。在音乐表现要素上增加了节拍、调式,在体裁上增加了儿童歌舞剧、音乐剧,适当提升了对读谱的要求(小学阶段要提高“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在歌唱教学方面,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内容标准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音准等都做出了规范。
小学音乐教科书修订将过去知识的隐线变为明线,强调了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技能的重要性,突出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系统性,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不管时代再怎么发展,音乐对于人类的意义都是不会改变的。音乐教育更是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本好的音乐教材是每个成长中孩子的良师益友,他们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分享快乐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