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会侨刊
新会侨刊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95
  • 关注人气: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甲村民保留“圈枝柑”种植技法

(2015-11-24 09:49:35)

http://news.xhcatv.com.cn/uppic/2932311201518578_1.gif

  目前正值新会柑收获的时节,新会本土各地的柑果喜获丰收,其中在会城东甲村,我们留意到,不少柑农还在显眼位置打出“东甲圈枝柑”的字样,而这些东甲圈枝柑也为柑农带来了较高的销售价格。今日新会记者带你去见识一下。
  会城东甲村是新会大红柑传统产区,特别是圈枝大红柑,更是新会柑的一大亮点。这些年,东甲大红柑的价格屡创新高,去年一度卖出每斤约22元。随着新会柑种植面积的扩大,今年东甲大红柑销售价格略降。根据树龄不同,4年树龄的大红柑每斤13-15元,7年树龄的每斤18元左右。
  东甲村委会党委书记 梁庭方:圈枝柑是几百年来,一代传一代,从母枝上用刀环割,用禾草和泥包裹,让它长出根来,然后种植。
  原来,东甲柑源于新会大红柑原始品种,采用“圈枝”技艺,进行无性繁殖,其后代基因与母本完全相同。以这种方法育苗种出的新会柑,俗称“圈枝柑”、“原枝柑”。
  东甲圈枝柑果实偏小,果皮较薄,制陈皮质量极佳。但抗病虫害能力较差,产量不高。随着农业科技发达,利用茶枝柑嫁接亲和性好的特点,新会人开始以柠檬等其他苗木为砧木,嫁接培育新会柑种苗,曾经冲击“圈枝柑”市场。
  柑农 文叔:(圈枝柑)并没有进行过杂交,(驳枝柑)利用了柠檬的根系,发达很多,所以能够承受高产。在10多年前,以吃鲜果为主,没有人去种(圈枝柑),所以几乎绝迹。
  尽管如此,东甲村世代仍坚持传统种植。村委会还给一批老柑农进行补助,鼓励他们继续种植“圈枝柑”,至今遗存600亩“圈枝柑”种植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