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在阿胜的博客上看到他收藏的一套《辞海》的照片,看着眼熟,想起自己十年前捡回来的一本宝贝,找出来一看,是一样的!
这套《辞海》是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也是《辞海》70多年编撰历史中的第一部。说起它的来历,可说一个“缘”字!
我的祖父长期担任《辞海》的编委,家中存有解放后的多版《辞海》。我也常常查阅,来解答疑难。对这部工具书,真的可以说“很有感情”。
十年前的一天,单位里大扫除,许多老师把书橱里不要的考卷、书籍清理出来准备处理掉。办公室的一角堆满了准备扔掉的旧书。我那时是小字辈,负责体力活,帮着老教师把垃圾一堆堆搬出去。突然一本厚厚的旧书出现在我面前,封面上的两个字特别显眼——“辞海”!
我见过的各种版本《辞海》也算不少了,可这本从未见过,看那字体、装订、印刷显然是解放前的东西。大概是因为学历史出身,对“古董”比较敏感,我立刻从这堆脏兮兮的垃圾中把这本宝贝救了出来,看见书侧写着“上册”二字,心想定然还有下册!于是,翻遍那堆垃圾找出了下册。
两册书都损坏严重,特别是下册,原来的硬质封面已经不见了,线装的书页也掉下来一部分。我快速翻阅了一下,内容还算完整。仔细检查了垃圾堆,确认没有遗落什么,我赶快把两本宝贝拿回办公室,掸一掸灰尘,小心地装进塑料袋里。
下班后我直奔祖父家,把这两本书拿给祖父看,祖父一看就说“是36年的《辞海》!”
我一阵兴奋,好个宝贝!据查,老《辞海》的编撰过程长达20年,1936年编撰完成,次年正式发行。
这是上册的封面。
这是侧面,年代久远,又曾遭劫难,破损严重。
这是上册封底。
细细查看发现在封面上有一枚印章,上书55字,曰:“此项图书系奉教育部专款购置,分发各校供师生参考或阅读之用,务须妥为保存,如遇人事交替,应专*移交。江苏省教育厅,卅七年六月。”(其中一字看不清,是不是“业”?特此求助!)
由此可见,当时这本巨著极受重视,是教育厅拨专款购买后分发给各校的,且要求妥善保管。
封二上面有一个蓝色圆形图章,上有“沪北区职工业余学校”字样。(见下图)
据我所知,“沪北区”就是日伪时期的闸北地区,1945年抗战结束后就不再称“沪北区”了。而封面上分明写着“民国卅七年”,即1948年。这两个图章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就弄不懂了。哪位朋友知道,敬请指教!
前天说到“冒”这个字,昨天,我又翻找了这本《辞海》中的有关条目。是查阅“冂”部首找到的。(见下图)
前些天阿胜上传的有关这本《辞海》的照片中还有许多名人题词,我的这本里缺了这几页。细看阿胜拍的照片,看到有周佛海、陈立夫等人的题词。由此我猜测是解放后这本《辞海》的主人为避祸而撕掉的。这样一想,不免觉得这本老书又多了几分沧桑。
我很希望找到一位能工巧匠修好这部《辞海》,也好让我把它继续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