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除法)
一、
(1)
(2)
(3)
(4)
(5)
(6)
(7)
温馨提示:给孩子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按照“一写商,二相乘,三做减,四比较,余数小于除数”检查竖式,然后看横式是否写正确。
二、“(
孩子在( )里填的数不是最大的
温馨提示:这种题型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试商,最少要是两次,在试商的过程中观察商若大了,就要将商调小,商若小了,就要将商调大。
三、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要注意:单位很容易写错(难点)如第4页的第4题。
温馨提示:多读题目,搞清楚求的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租车问题(第7页)
这节课设计了求近似值的方法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还有四舍五入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
“进一法”一般会用到“至少”词语,生活中的进一法问题有:“租车问题,租船问题,用油桶装油问题,开家长会时家长坐凳子问题”等等,计算出有余数时,要在商上加一。
“去尾法”一般会用到“最多”词语,生活中的去尾法问题有:“这些扣子可以钉几件衣服”,这些布可以几套衣服“这些纸可以订几本作业本”等问题,计算出有余数时,只能把商作为最后的结果。
五、派车问题(第9页)
派车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综合性很强,学生很难将不同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
“有序思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要会用填表法解决问题,要清楚过程中的每一步是怎样求的。
六、穿珠子问题
穿珠子问题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不能用数的方法解决。(如第11页的第9题)
(1)
(2)
(3)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一、运算顺序
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属于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级运算,属于第二级运算。同级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如24+34-15,
二、易出错的地方
1、
2、
3、
温馨提示:单独的加减乘除一定要过关,每一步计算一定要细心,多练习是最重要的。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一、辨认方向
方向具有相对性,确认方向时,首先要确定以谁为观测点,根据观测点确定相对于它的八个方向。
不在同一个位置的两个人,由于观测点不同,彼此眼中对方所在的位置是相对的,方向正好相反。
二、认识路线
叙述物体行驶路线时,先说请从什么地方出发,向那个方向(方向是以每一个出发点为观测点确定的)行驶,然后说行驶了几站,最后说到了哪里(数站时,学生很容易数错,数汽车经过几站时,走几段路就是经过几站)。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一、易错的地方
1、
(1)
(2)
(3)
2、
(1)
(2)
(3)许多数比较大小时,要用“>”(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连接
3、找规律填数
学生一定要找到所给数列的规律,再去填数。
3、
要有参照物,用比较对象和参照物比较。
第五单元(测量)
一、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 (km)
厘米(cm)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0毫米
二、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书第47页,学生要有生活常识,给孩子一个实践的机会,积累经验。
三、比大小
书第47页长度第三题(先将单位转换统一,再比较。)
易错的 1米( )1分米
四、感知长度单位
用肢体来表示长度单位有多长
第六单元(加与减(一))
一、
1、
40+230=630,十位与百位对齐了。
2、
500-150=450,只减去整十数,没有减去整百数。
3、20以内的加减法易出错,学生有回生现象,因为前半学期学习的都是乘除法,加减法有些回生。还望各位家长在家多练习加减法口算,减少竖式的出错率。
二、竖式计算
4、进位加法有进错位的现象,有的学生加法中忘记加上进的“1”。
5、借位减法中出错最多,尤其是连续借位,计算时就要将借走的“1”剪掉。
6、初次接触加减法的竖式验算,有些学生将验算后的结果写到横式后面。
三、简便方法
7、简便运算的介入,要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算理,为什么要加“1”,有时又为什么要减“2”。
温馨提示: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是因为计数单位相同时才可以相加减。
第七单元
一、
1、 画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在画角时,两条边是直直的线(射线),并且交于一点,学生画的线有的不直。画完角后,是直角的要标上直角符号,不是直角的要画上弧线符号,学生容易遗忘。
直角学生好判断,但是把三种角位置转一转,学生就容易判断错,在画角时,不防把顶点放在上面,把角的口朝下。对于平角和周角,在这里咱不给学生要求。
2、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有些学生不用尺子画图形。有些学生画出的长方形不是长方形,正方形不是正方形,学生没有学会用三角尺去判断的好习惯。
3、 在点子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去画,画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特点,右边缩进去多少厘米,左边就出来多少厘米,找出四个点再顺次连接四个点。
温馨提示:用好手中的三角尺,画角,判断角,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非常有用。
二、
不管是角,还是长方形,正方形,有不同的数法,可以先单个数图形,然后再数两个图形组成的图形,三个图形组成的图形,……然后列式计算。也可以以一条边为标准,数出有多少个角,再依次以另一条边为标准数,然后列式计算。
三、
1、
锐角﹤直角﹤钝角
2、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四、
1、
2、
3、
第八单元(加与减(二))
一、
1、 多位数的口算:
简单的多位数计算,学生要进行独立的口算,并且出错较少。
2、 多位数笔算:
多位数连加,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竖式的准确性,尤其是第一步,不能出错,否则结果肯定出错。为了检验计算结果,可以先进行估算,看计算结果在什么范围内,也可以用心算的方法进行检验。
3、 多位数连减,学生第一步非常重要,只有保证第一步正确,结果才会可能正确。在减法计算中,退位减法要细心。
二、
第九单元
难点: 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预测一些问题。
抓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从一本书变成一页纸的内容,知识才会学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