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学讲义第九章

(2012-06-04 09:19:16)
标签:

教育学第九章

讲义

教育

识记:教学方法概念的含义

领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互制约的关系

领会:流行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及每一类教学方法及每一类教学方法分类下的若干种具体教学方法。

第九章:教学实施

第一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

P300识记

Ø         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教与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采用的学习方式。

Ø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P300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制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被动的,一旦被选定之后,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制约甚至决定作用。

Ø         一切教育现象、教学过程得以形成的基点就是目标,所以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不是内容而是目标。教育教学过程是以目标为基点的“目标内容方法”的教育学范畴体系构成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目标和内容分别制约着方法,而“目标内容”关系则决定着方法。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Users\358741174\QQ\WinTemp\RichOle\7E76{N$32@(~UO7@{HV3H]1.jpg P301~307

      比较流行的教学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形态分类(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及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分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Ø         这是一类通过教师应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Ø         这类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Ø         这是一类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Ø         这类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具体和真实的特点,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需要有较多的时间保障,与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相结合使用,这样既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Ø         这类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Ø         这是一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实习等实际活动,学习、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Ø         这类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Ø         这是一类指教师创设一定教学情境,或利用特殊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性情和培养正确的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 

Ø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又可简称为欣赏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种欣赏活动,学生在认识了所学事物的价值以后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反应。

Ø         在中小学教学中,欣赏主要有三类:一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  二是道德美的欣赏 三是理智美的欣赏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Ø         这是一类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或研究活动而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Ø         主要特点:在探索、解决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发挥,进而学习和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类方法主要有发现法。

Ø         发现法,又可称为探索法、研究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一些事例、课题和问题,指导学生通过独立地阅读、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讨论、听报告等途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使用时要求正确选定研究课题,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提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           行为主义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认为已有教学方法分类不尽如人意。他认为“我认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

行为主义认为有四种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学方法,每种普通方法又有许多特定的方法构成。

1.   呈现方法

Ø         呈现方法(presentation method),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包A种学习刺激的运用。A中学习刺激是用确定的形式把将要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其中处于比较被动地位。运用呈现方法时,尽管学生在感知这些刺激,并在编码、组织、储存信息方面明显地积极活动者,但教师却不要求别的,只要求学生注意呈现的学习刺激。

Ø         基本假设就是说,学习刺激被学生接受后学习就会发生,不需要学生任何特别的学习努力。教师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并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2.实践方法

Ø         实践方法(practice method),同样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依据B种学习刺激的运用。与A种学习刺激相比,B中学习刺激要求学生起积极作用。教师将这种学习刺激以问题解决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通过运用已知程序,给学生提供可模仿的模式或者可操作的特定学习活动等来进行。

Ø         运用实践方法,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目的、组织实践活动、提供适当反馈。

Ø         实践方法主要有:指导学生学习某个确定课题、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就特定题目让学生准备下一次考试、训练学生、开展学生朗读,等等。

3.发现方法

Ø         发现方法(discovery method),也是一类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依据C种学习刺激的运用。这种刺激在要求学生活动方面与B刺激相似。区别在于C希望学生去发现预期的学习结果。

4.强化方法

Ø         强化方法(reinforcement method),是20世纪创生的教学方法,起源于强化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Ø         运用强化时,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提供强化(D种学习刺激)。

(三)           主体性分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教师和学生两类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活动中与内容构成的关系状态是不一样的。在教学方法的分类上,着眼于教师、学生与内容的相互关系状态,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类基本方式:

1.提示型教学方法

Ø         使用这类方法,教学活动的焦点在教师。由教师作提示、说明、报告、讲解等。教师实施强有力的指导,学生受教师的主导,因此学生学习的特征是受纳性。

Ø         这类方法省时高效、发挥教师语言教育能力、促进间接经验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和接受知识能力的特性;

Ø         当需要在短期内教学大量知识素材时,无疑是人们的首选。

Ø         这类方法包括示范、呈现、展示和口述等。

2.自主型教学方法

Ø         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发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的方法。

Ø         典型特点在于: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解决课题,并提供适当的时间;

               ②课题一旦被提出,学生必须竭尽全力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型学习型活动就生成了;

Ø         自主型学习活动,就是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拥有的能力和知识,正确地将课题及其解决方法互相结合。

3、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Ø         这是借由师生对话,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核心是以集体讨论和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活动。

Ø         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凭借发问去刺激和指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自由地活动和思考,发表他们的疑问、疑点、见识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Ø         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有发问、刺激和讨论。

(四)           层次分类

教学方法本质上具有层次性,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

1.操作性教学方法

Ø         第一个层次是诸如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教学法、美术课的写生教学法、音乐课中的视唱教学法、标枪课中的小步子教学法、外语课的听说教学法、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教学法等,是学校不同科目各自具有的特殊而具体的教学方法。

Ø         四大特点:具体性 、与特定内容的不可分割性、程序的固定性和操作性

2.原理性教学方法

Ø         诸如启发式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等,意在解决

Ø         通过影响教学主体的思想、观念,渗透到各科具体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它们的最大特点是为具体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原理性,所以被称为原理性教学方法。

Ø         四大特点:抽象性、内容的广泛适用性、程序的非特定性和原理指导性。

3.技术性教学方法

Ø         这个层次具有技术性特点,上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与学校不同科目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发挥着中介作用,。

Ø         诸如讲授法、讲解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上述三个层次的教学方法,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各具优缺点,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

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望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有:

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教学内容特点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教师自身的素养

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

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另外还要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

在教学方法应用中,必须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坚持灵活性,渗透教育机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