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2018-08-29 23:28:14)
标签:
2017年市级小课题 |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的参与掌握戏曲相关知识。
2、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戏曲鉴赏与表演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综合性学习体验中巧用本单元写作技巧完成写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热情,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
2、感受戏曲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掌握戏曲相关知识。
2、在戏曲鉴赏与表演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戏曲体验中巧用本单元写作技巧完成写作。
(二)难点
戏曲文化魅力的感受,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点拨引导、多媒体辅助
(二)学法
合作探究、鉴赏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脸谱的设计与展示编排、戏曲知识的准备、戏曲的学唱表演、家乡戏的赏析等系列工作。
2、电教准备: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共有六个环节,分别为开场脸谱秀(新课导入)、知识大比拼(戏曲知识搜集)、戏曲我来唱(戏曲文化鉴赏)、我爱家乡戏(地方戏曲关注)、爱上戏曲吧(活动小结)、戏曲大舞台(活动拓展与延伸)。其中前三个环节为竞赛形式,第四个环节为鉴赏与探讨环节,第五个环节是小结,第六个环节为作业。
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提前两周时间准备,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内容,学生需要提前分组、积累知识、编排节目,活动需要主持人、评委和组长。竞赛共二十四道题目,每组五道必答题目,四道抢答题目,必答题每题10分,抢答题每题20分。
其中第一课时完成开场脸谱秀、知识大比拼、戏曲我来唱(两个小组),第二课时完成戏曲我来唱(剩余两个小组)、我爱家乡戏、爱上戏曲吧、戏曲大舞台(布置任务)。
活动环节 |
设计意图 |
课前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评价 |
一、开场脸谱秀 |
用别具一格的脸谱表演开场,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
1、设计脸谱。2、编排开场的脸谱秀 |
1、伴随《唱脸谱》,主持人登场宣布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始。 2、小组展示,要求有ppt背景,有小组合作,能突出戏曲文化主题。 3、评委赋分。 4、主持人宣布分数。 5、教师点评。 |
1、推选最佳表演者、最佳合作小组。 2、教师就环节的亮点和创新处予以肯定,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
二、知识大比拼 |
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形式切切实实让学生扎实积累戏曲文化知识。 |
1、利用网络、书籍搜集戏曲相关知识。 2、小组分工合作。 |
1、明确竞赛规则。 2、戏曲知识比拼。(后附戏曲知识竞赛内容内容) 3、评委赋分。 4、主持人宣布分数。 5、教师点评。 |
1、主持人宣布分数。 2、教师强调知识要点,总结学生作答中的优点和需改进之处。 |
三、戏曲我来唱 |
通过学唱学会鉴赏戏曲,通过表演感受其魅力。 |
学唱戏曲,小组编排。(推荐曲目:《唱脸谱》、《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玉堂春》、花木兰) |
1、小组表演各自曲目。要求唱腔准确、表演形式多样性。 2、评委赋分。 3、主持人宣布分数。 4、教师点评。 |
1、主持人宣布优胜小组。 2、教师就本环节的亮点和创新处予以肯定,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
四、我爱家乡戏 |
关注地方戏,了解其发展及特色。 |
教师推荐:1、秦腔选段欣赏。2、贾平凹的《秦腔》3、徐海滨的《吼秦腔》 |
1、小组以老师推荐的为内容,选其一进行鉴赏交流。 2、教师适时总结、点评。 |
教师就赏析中的亮点和创新处予以肯定,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
五、爱上戏曲吧 |
感受中国戏曲文化之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之文化。 |
|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戏曲有了更多地了解,也相信大家深深爱上了我们的戏曲文化。 戏曲艺术,魅力无限。今天,我们在这戏曲大舞台中,尽情地展示了自我,愿戏曲文化能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很好地传承。 |
学生谈活动感受、收获 |
六、戏曲大舞台 |
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
|
1、课余关注中国戏曲文化,注意它和语文的紧密联系。 2、记叙本次活动过程或将自己看戏、听戏、学戏的难忘经历写下来。 |
可完成写作,教师修改、点评。 |
附:板书设计
一、开场脸谱秀
二、知识大比拼
三、戏曲我来唱
四、我爱家乡戏
五、爱上戏曲吧
六、戏曲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