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表说明、设计
(2013-05-28 23:16:11)课堂观察记录表
说明
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ing)是教师用以收集学生学习活动相关资料、分析学生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标程度、实施课堂学习测评的重要方法。当教师课堂教学时,最简单的观察测评可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如表情、动作等来进行,从而大体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这种观察评价的信息反馈非常及时,不需要繁杂的步骤,就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掌握。若要使观察的信息更为准确、可靠和细致,教师可使用课堂观察记录表来实施课堂教学中的观察。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应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表现,如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而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讨论、交流、合作的参与程度,在思考、获取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每一方面分为好、中、差三档,每档分数为3分、2分、1分。在打分的同时,教师还要写评语,每两周进行一次课堂表现评价,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参考。
课堂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
1 |
2 |
3 |
说明: 1=好 2=中 3=差 |
1、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解答问题的情况、学生的表情、状态) |
|
|
|
|
2、观察学生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能判断操作的正误、独立准确有条理地进行操作) |
|
|
|
|
3、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整堂课集中注意、大部分时间集中注意、该集中注意时能够集中、有时候集中注意、注意力涣散) |
|
|
|
|
4、观察学生学习的参与情况(课堂提问回答的主动性、课堂讨论 |
|
|
|
|
5、观察学生的合作性(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
|
|
|
|
6、观察学生的思维状况(能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独立思考、做事有计划) |
|
|
|
|
总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