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2015-09-11 09:02:50)
标签:

文化

长江三峡

历史

旅游

分类: 梦回三峡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瞿塘峡的雄伟瑰丽,世人称奇。殊不知,瞿塘峡摩崖题刻,也是天下一绝。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瞿塘峡

瞿塘峡南岸白盐山下,从孟良梯向上游约 180长的绝壁上,有南宋至近代题刻13幅作品。这些题刻,字字精品——巨字细镌,小字精工,楷、篆、行、隶,四体俱佳。题刻内容,见证了中华800年历史,价值不菲。

白盐山绝壁表面碳酸盐溶质呈现灰白色,好似粉刷过的陡壁。故而,奉节人对此摩崖题刻之地,视为文人记事抒怀的殿堂,称为“粉壁堂”,也称“粉壁墙”。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瞿塘峡题刻粉壁墙(郑云峰摄)

 

 

 

《踏出夔巫  打走倭寇》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冯玉祥题刻

顺流而下,最先看到的是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踏出夔巫  打走倭寇”八个大字。字高2,宽1.6。据《冯玉祥日记》记载,冯将军1939429视察了七道门附近的江防阵地,还乘小轿去白帝城纵观夔门。当时驻扎夔门是九十四军五十五师,其师部干部教育班教育主任陈聪谟邀请冯玉祥为学员讲话。回到重庆后,59日上午,冯玉祥用红土汁写了“踏出夔巫  打走倭寇”八个大字送于陈聪谟。陈将此八个大字令人刻于瞿塘峡中,用以鼓舞国军将士誓死抗日夺回家园。

1946529,抗战胜利后,冯玉祥乘“民联”轮船经过奉节出川。船过夔门,他在船舷上看到7年前他所题的“踏出夔巫  打走倭寇”八个大字,心潮澎湃。船到风箱峡,他入舱写了一首诗:

打出夔门去,驱逐小倭寇。我曾题此语,刻在崖上头。

胜利还都日,此愿果已酬。仍须共争取,和平与自由。

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乘民联轮离渝还都,再过奉节,题此以留念。巢县冯玉祥。

当时,奉节县政府秘书王真宜从奉节上船随同,协助治理县中事物,见冯将军新诗寄意奉节,即录下带回奉节,令人将其刻在“踏出夔巫  打走倭寇”八个大字的东边。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粉壁堂冯玉祥诗刻(胡敬林摄)

 

 

《夔门天下雄  舰机轻轻过》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夔门孙元良题刻(郑云峰摄)

“七·七”事变之前,驻扎在奉节的国军是第88师。这个师军官先后在瞿塘峡留下两幅题刻。

“夔门天下雄  舰机轻轻过”十个大字位于冯玉祥两次题刻之间。此题刻,为1935年曾经驻防奉节的88师师长孙元良所题,由他的秘书杨开鹏所书。每字高3.35,宽3,是整个粉壁堂最大石刻。

在夔峡题刻的还有第88师师参谋长李端浩。此人善于书法,他于1937年驻奉节期间,学着孙元良凑点雅趣,题刻“巍哉夔峡”四个篆体大字,下面署名“李端浩题”。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巍哉夔峡李端浩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粉壁堂题刻(解特利摄)

“七·七”事变之后,第88师东赴抗战前线,曾参加过淞沪会战、血战南京、武汉会战等,给日军予重创,自身也伤亡惨重。

 

 

《瞿唐》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瞿塘二字题刻

二字每字高1.6,宽1.1,在瞿塘峡中较为醒目。为清光绪年间,国史馆誊录张伯翔书。

张朝墉(1860-1942),字伯翔,奉节永安人。此人工诗文,精书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到北京任国史馆誊录。古代,中国人信月神,有祭拜兔儿爷(月神)的习俗。他曾因一首《燕京岁时杂咏》:“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家喻户晓。加上他的书法篆、隶、楷、行书独具一格,更是蜚声京华。

古文中,“塘”通“唐”,“瞿唐”即“瞿塘”。

“瞿唐”二字左边另有跋,此是时任夔州知府的长白蒙古人鄂芳所写。文如下:

瞿唐连滋千丈奔流电激古称天下险源奉予守夔经年政教无裨于民幸滩神祐护得庆安澜将去与吾友孙彰俦铁见峰张白翔邱序西同游书二字与石忠鸿爪并以答神庥云

光绪二十又九年十月知府事长白鄂芳并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鄂芳写跋并请人刻石。

 

 

《夔门》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夔门二字刘心源题刻

刘心源所书“夔门”二字,每字高1,宽0.9。二字属正宗隶体,古朴风雅,着笔洒脱遒劲,独具一格。

余以土匪警镌夔门二字于石爰为铭曰勿险而狃遏寇安寇与门者曰惟太守女民不圉堂阶生虎厥门胡堵门兮人兮夔其振兮

去春来郡欲铭夔门夏间属会稽陶在宽书夔门二字各以事置之今夏又属江夏吴光耀为文未几而余调任程度既欲毕愿又苦无睱吴作字多未易上石而陶书复不能待乃自书夔门并铭刻之

大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二十调补成都府知夔州事嘉庆刘心源记

选工合肥蒯德桐监刻武进刘鼎元刻字  冯裕发

此题刻1897年上石。

 

 

民国年间川军将领马林《七律诗》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马林七律诗题刻

契稷空怀志未偿,瀼西惜不遇明王。功名遗恨倾夔阁,诗史流芳著草堂。

三载侨棲三峡里,晚年感系万楼旁。此来亦是悲秋客,酾酒临风奠一觞。

辛酉秋余以川军援鄂自治便道过夔因访少陵故居感赋七律贰章壬戌春再至此遂书之于石  皖怀马林

 192011月与19216月,驻宜昌王占元所部发生内讧,四处烧掠杀戮,波及武汉。鄂人不堪忍受,纷纷呼吁倒王,掀起鄂人自治潮流。其后,川军与湘军均出兵“援鄂驱王”。其中,川军有一将领名马林经过夔州,曾写下一首七律诗。1922年,他再次经过此地,将他的七律诗刻于瞿塘峡中。但是关于这位民国年间的川军将领马林,没有查到关于他的记载。从诗中可知,此人自觉怀才不遇,留下诗刻抒怀。

 

 

《夔门铭》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夔门铭毛子献题刻

众多题刻中,奉节诗人毛子献的《夔门铭》可称佳品,现收藏于白帝城博物馆。

夔门铭

壮哉夔门,翠耸烟霾。一江带绕,双岫云排。舟泛摧樯,马过衔橛。比登天难,望之心臲。独夫可当,丸泥可封。天府之国,自古称雄。胡来轮舟,倒流峡水。胡来飞艇,腾空如矢。此而云险,险奚有焉?所凭惟德,周臣三人。精诚团结,能开金石。山移以愚,海填以翮。卧薪尝胆,破釜沉船,何耻不雪,何敌不歼!兵骄者败,兵忿者灭。直壮曲老,胜负可决。日出东海,没于西方。我当太白,气吞遐荒。全川锁钥,岂容窥视!祸福循环,龟卜数记。蓬莱随波,转轴靡常。瞥见沦泊,濯足扶桑。

毛书贤撰并书

民国丙子岁元日刻石

毛子献(1880-1964),字书贤,从小擅诗文,工书法。他认为古代有“书家四贤”,即“汉魏钟(繇)、张(芝),晋末二王(羲之、献之)”,故取字“书贤”。宣统二年(1910年),他赴京朝考一等第十六名,殿试二等第二名,奉旨以候补知县签江西。辛亥革命之后,他从江西返回奉节任夔州联合县立中学师范合校校长,从教多年,教书育人。“九·一八”事变后,他教育师生爱国抗敌。1936年,他撰书《夔门铭》,刻石于粉壁堂。《夔门铭》有景有史,景描山水,史陈千载,通篇弘扬爱国,气势夺人。他强调各党精诚团结,共同抗敌,激励民志,鼓荡国魂。最后《夔门铭》以“瞥见沦泊,濯足扶桑”收尾,更是显我中华民族气势,把小日本不放在眼里!

 

 

《入峡》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入峡等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蔡希齐,湖北蕲水人,同治10年(1871年)刻石

《入峡》是瞿塘言诗作佳品,文字炼达。从神异写到大禹,从云椎拔地的高山写到来自西天的春水,游目骋怀,载酒扬帆——好一幅浪漫入峡图!《峡中歌》从宜昌乘船溯流而上,从黄陵庙开始,沿途描写黄牛峡、纤夫、兵书宝剑峡、香溪、屈原庙、楚王台、归州、巴东、楚蜀鸿沟、巫峡、瞿塘峡、滟滪堆、夔门,一起写到夔州。通过杜鹃声、新妇摇桨歌声、滩声、猿声、巴女唱竹枝……将当年所见三峡中美丽景色与风物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峡口感眺》由景生情,停舟吊古,说八阵遗恨、叹白帝草荒……令人唏嘘不已。

 

 

《白帝城怀古》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白帝城怀古与晚泊广谿峡题刻

白帝城怀古

缥缈飞楼听鼓茄,荒城落日望三巴。汉朝自厄黄皇室,蜀土终成赤帝家。飞鸟啼猿争绝巘,卧龙跃马共寒沙。凄凉更有东屯老,王殿空山想翠华。

实父再题

晚泊广谿峡

青辟无梯响杜鹃,两崖交压客帆偏。风云猿鸟三分地,星斗鱼龙一寸天。阵碛久迷臣亮后,江流犹想帝尧前。时清不用观形胜,奇绝山川付酒边。

光绪乙酉春沅南易顺鼎实父题

此题刻为鼎实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作。

 

 

《赋瞿塘上峡》题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赋瞿塘上峡等题刻

此题刻位于瞿塘峡粉壁崖《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刻旁,内容为明景泰五年(1454年)的一首七律诗《赋瞿塘上峡》。题刻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只是后来石壁遭人涂鸦,令人扼腕。

赋瞿塘上峡

予因巡历瞿施边缴舟抵夔府上峡获睹天桥铁缆这胜暨八阵图之高古遂喜而忘险庸赋近体诗二章以纪胜览云尔

三峡瞿塘据上游,险由天设古今留。云烟翳树猿猱下,风浪翻江贾客愁。山势西来开蜀道,水声东去会湘流。天桥铁柱连环锁,驻节看碑忘远游。

右赋瞿塘上峡

武侯韬略世间无,教战精排八阵图。江水漫游遗故石,舟人指点说神谟。忠怀继统端归汉,恨失当时遽并吴。飞鸟长蛇慨高古,英风千载飒寰区。

右观八阵图

大明景泰甲戍岁春三月既望奉政大夫朔广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食四品禄前翰林耽五经博士东溪沈庆识

沈庆,明代著名诗人,代宗时翰林博士。景泰五年(1454年)巡视湖广、四川等地,路过瞿塘峡,写下七律诗二首,刻石留存。

 

 

 

《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刻

如果说《夔门铭》是瞿塘峡摩崖题刻中的佳品,那瞿塘峡摩崖题刻中的极品当属《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刻。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刻

全文943字,原刻为:

皇宋中兴圣德颂

左朝散郎夔州路转运判官兼提举学事臣赵不

左朝奉郎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兼提举学事臣赵公硕书

左朝散大夫直秘阁权发遣夔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务劝农事充夔州路兵马都钤辖兼主管本路安抚司公事臣王伯庠上石

臣仰惟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以圣神文武之资受天眷命光启中兴迨功成三纪思欲颐神冲粹与天地并其长久乃睿谟默运断自宸衷亲以洪图授之主器今皇帝恳辞切至渊听莫回钦奉慈谋嗣承庆祚圣继圣明继明尽道以事亲厉精以为治凡施仁发政皆得于问安侍膳之余维维乎楫逊之风孝治之美自唐虞以来未有盛于今日虽宏休茂烈国史载之与典谟并行然歌颂德业著于金石为千万世不朽之传亦臣子归美报上之义讵敢以固陋辞臣谨拜首而献颂曰

惟天昭昭佑我圣朝是生光尧溥博如天渊泉如源帝德罔愆炎精中微民心何归惟帝是依应龙之翔于彼睢阳赤伏呈祥天命诞膺绍开中兴大明昭升群盗讫乎六合尘清复振天声不战屈人四夷来宾一视同仁大德好生善胜不争措刑寝兵惟民是忧和好乃修抚之以柔龟鼎既安岿然石磐万国重欢日奉慈宁尽孝尽伦四海仪刑宗庙为羞蒇事郊丘以承天休帝藉躬耕百谷用成以供粢盛会通观时首善京师王化之基多士云从于论鼓钟于乐辟雍尚齿尊贤宾礼高年为天下先升彼孔堂褒赞煌煌云汉为章细书六经刻之坚珉粲如日星性天冲虚玩好则无惟诗与书用损持盈散利薄征有孚惠心恻怛至诚庶狱哀矜罪疑惟轻谠言如澜容之以宽帝王所难央决庭扬去佞投荒断之以刚外御既除邦风晏如功成不居乃命临轩以诏元元明听朕言予临兆民三纪垂精未能颐神我谋允成逊于元良以养寿康惟时储闱天挺英姿圣孝仁慈其从东宫正位九重嗣我无穷神器巍巍付记得宜朕心庶几储皇恳辞俯伏丹墀天听不移申命群臣拱如北辰以朝措绅勉绍洪图大赉寰区欢声载途端冕凝旒躬率公侯问寝龙楼恭上鸿名辉光益新至矣尊亲养志承颜贡珍百蛮以侍匪颁奉亲之余乃及乘舆俭德同符明圣相因法度是遵其道尽循总览全纲治具毕张宵旰靡遑若时登庸稷契夔龙同寅协恭临遣乘轺询于刍荛观采风谣晋擢名卿赐对延英蕃宣列成亲阅貔貅修我戈矛克壮皇猷法令必行先甲先庚信若权衡综核劝惩廉善廉能庶绩其凝自昔继明尚克时忱莫如方今亲授规模揖逊都俞惟唐与虞三代以还青史班班求之实艰惟我上皇圣谟洋洋于尧有光惟我升闻协于放勋臣子之忠告厥成功颂声形容不于其文惟实之云归美是勤夔门之山斗星争寒可磨可刊以于饞碑与天为期万世仰之

乾道七年夏四月刻

 

断句后: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皇宋中兴圣德颂》为南宋时期高宗禅位于孝宗事件歌功颂德,是一块罕见的巨型壁碑。碑高约4.1,宽近7.2,上石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

靖康之变(1126年)后第二年,赵构(1107-1187)在南京即位,改元建炎,为南宋第一位皇帝,时20岁。此时,南宋国力萎靡,赵构只求苟安一隅。建炎三年二月,金军兵临扬州,他仓惶间只带数人从瓜洲南渡,受到极大惊吓(据传此次惊吓使他丧失了生育能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以太过倦劳,想多休养为由,传位于宋太祖七世孙赵昚(赵德芳的后人)。赵昚为孝宗皇帝,赵构为太上皇。

《皇宋中兴圣德颂》具有较高的书法和文献价值,属于国家级文物。碑刻字字端庄、笔力雄健,颇有苏(苏轼)体风格。历史上记述南宋高宗禅位事件,《宋史》等历史文献中虽有较多文字篇幅叙述,却少有实物资料。尽管《皇宋中兴圣德颂》不乏溢美之词,但作为实物记述此事件而留存后世,恰好弥补了历史缺憾。

光绪《奉节县志》曾评此碑:字如碗大,舟行峡中,远望可读。壁陡通江,水急岸高,人不能及,舟不能泊。据传,后人为保护此摩崖石刻,曾在每一字上覆一大碗,敷上稀米石灰浆。若干年后,碗和灰浆脱落,字迹至今保存完好。

 

 

除上述题刻,另有一些题刻,由于年代久远,岩石风化严重,实难辨认。

 梦回三峡:瞿塘峡摩崖题刻

三峡库区蓄水前,瞿塘峡摩崖题刻作为国之瑰宝,得到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2002年,《皇宋中兴圣德颂》被切割,移至三峡博物馆保存。文物工作人员辛勤工作数年,于20028月竣工,将所有瞿塘峡摩崖题刻(包括《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全部复制在原题刻下游峡壁上,并修筑了观景平台,为游客开放。

 

 

瞿塘峡摩崖题刻如同立体的诗,凝固的画,永远留在三峡,永远光耀中华。

 

 

 

 

【参考书目】

瞿塘峡壁题刻保护工程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著,文物出版社,200311月第一版。

冯玉祥日记,冯玉祥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1月第一版。

其他资料。

 

 

 

2015910,于武昌阅马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