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2013-04-23 09:14:33)
标签:

三峡历史

文化

地理

桥梁

交通

分类: 梦回三峡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古往今来,秭归有多少桥,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最难忘的,是我青春足迹相关的那些秭归桥。

先从归州城边的桥说起。

我印象最深的桥当数归州镇内的张公桥,儿时我们叫小桥。《归州志》(同治版)载,“张公桥,东门外,知州张尚儒建”。东门即迎和门,知州张尚儒,原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州官。查一下资料,方知此桥为石砌形斜交桥,高近6,宽约5,长5,净跨4,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建。我在小桥西边的马房旁长大,后面是母亲工作的县医院。听老人讲,这桥还是秭归县年代最久的古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由于桥下清溪淙淙,古人常来洗马,故此桥又名洗马桥。桥的西边有郭沫若手书“屈原故里”的牌坊,牌坊南侧有“楚大夫屈原故里”与“汉昭君王嫱故里”两块石碑。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归州张公桥

张公桥之所以叫小桥,那是因为在城东还有一座“大桥”——万寿桥。《归州志》对此桥也有记载,“万寿桥在城东一里,旧架木为之,咸丰五年改建石桥”。这说明,原来的万寿桥是木桥,我年少时看见的石桥是1855年改建的。一百多年过去后,归州城扩大了,万寿桥不再在“城东一里”,而是归州民主路东端去副食品加工厂必经的通道。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万寿桥

归州城西有座桥,名为“恋爱桥”。这桥听名字很时尚,其实是座老桥。“恋爱桥用杉木做成,长五米,高两米,两边是走廊和扶手。桥上搭篷,覆盖树皮,桥下有木头支撑。小桥结构精致,典雅疏朗,又处于归州城郊,因此城中男女常常在此幽会,借助小桥流水倾吐衷情,小桥就成了著名的恋爱桥了。” (参见周凌云先生撰写的“秭归桥”,三峡文学,2002年第6期。)恋爱桥原是归州至兴山屈家铺古道(由归州经渡水头、袁水河、王家桥、凉风垭至兴山屈家铺)上的木桥,1961年修归州至水田坝公路,将此桥改建为公路石桥。

再说秭归步行桥梁。步行桥的年代都比较久远,按材料可分为木桥、石桥、铁索桥。

印象比较深的木桥,是茅坪下乡时见到的杨贵店木桥。那是座石墩结构的木桥,由于木桥上有廊有顶,也称风雨桥。风雨桥又称花桥,为木梁式结构,桥上建有桥廊与桥屋,桥廊内两侧设有坐凳,可供行人休息。它横跨茅坪河两岸,既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杨贵店木桥不仅为河东杨贵店与河西新街口(友谊大队)两岸百姓往来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说古道今、休息娱乐的休闲去处。当年我去九里公社办事或去供销社买东西,即使无风无雨,总在木桥上小憩片刻。

秭归还有一座专家认证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风雨桥,即是位于青滩镇寺大岭东边龙马溪上的千善桥。此桥连接的过溪小路原是长江北岸村落中的古驿道,沿江通往下游。该桥为花岗岩石砌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保存较好。桥廊与桥屋早已不见,但桥上坐凳一直保存着。千善桥的桥面长约7,宽约3,高5多。桥正面拱券上嵌有一石匾,长1.2 ,高0.5,横书“千善桥”三字,竖书“清光绪二十七年春月立”。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千善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专家还原千善桥剖面图

位于沙镇溪镇水磨溪上的联喜桥,为秭归与巴东两县的江南通道。民国时期由乡民王克汉独资捐建。桥长22米,高17米,宽约4米,净跨5米。此桥地势险峻,修筑极难。若干年后,联喜桥改建成比较坚固的石桥。

年代比较远一点的三善桥,位于归巴古驿道上。此驿道由归州城向西,沿长江经何家湾、泄滩、石门、牛口至巴东县城。《归州志》上有记载:“三善桥,州西八里,咸丰八年建。”关于此桥名称,至少有几种说法:第一,官家修建,由于沿路已建有一善桥、二善桥,按序,此桥为三善桥;第二,由于是三位商家捐建,故取名三善桥;第三,此桥为民间集资捐建。当时封建道德标准有“三善”:亲亲、尊君、长长,读书人取此名为赞颂三善,此桥故名三善桥。三种说法都有可能,只是没查阅到确切资料。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三善桥(孬张收藏)

鸳鸯桥位于泄滩境内蟒蛇寨西一千米处的梯子沟。此桥在明代修建时是砖拱桥,后来一边坍塌了,就用石头重新砌筑起来。一座桥一边是砖。一边为石,从而便诞生了‘鸳鸯桥’这一美名。”(参见“秭归桥”,周凌云,三峡文学,2002年第6期。)三峡大坝135蓄水前,文物保护单位还在鸳鸯桥桥旁挖出几斤“九火铜”(明代中期青铜器)呢!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鸳鸯桥(孬张收藏)

归巴古驿道上还有一座名桥——牛口寅宾桥。寅宾桥也称迎宾桥,位于江北巴东县东襄口乡与秭归县牛口乡交界处的韩家河上。桥名取自《书·尧典》中“寅宾出日,意为恭敬宾客,如同欢迎早晨的太阳一样。《归州志》载“州西六十五里有市,旧设巡检,有桥。”《巴东县志》也有记载:“寅宾桥在治东二十五里的牛口。乾隆年间邑人向昭建”。此桥的桥北为孩儿堡,桥南土坡上为红庙,地势西高东低。寅宾桥为秭归、巴东二县合建,分属各半,为二县乡民陆上往来必由之路。寅宾桥是单孔石桥,桥型为石砌桃形拱,内侧拱圈两县明显有别。桥长49,高13,墩高1多,宽约6,净跨12。专家称,清朝末年修建的这座寅宾桥在桥梁的用料、工艺、技术及形制等方面可算是峡江桥梁建筑的典范。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牛口寅宾桥

永安桥位于江南聚鱼坊南端土地垭的桥儿沟上。站在23高的永安桥上俯首桥下,只见谷深水汹,声若雷鸣,令人心惊。由于桥儿沟乃江南通往长阳、宜昌的必经之路,故而在明、清时期曾架有木桥通行,只是难以固久。民国2年(1913年),乡绅蔡礼三、郑建安为首,发动乡民集资10万多串,请石匠望宏闰领工修建此石桥。石桥建成,长15,宽3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永安石桥

江渎桥位于青滩南岸桂林村(原南坪村)江渎庙旁小溪上,是一座由花岗岩石砌筑的单孔石拱桥。桥长约7米,宽近3米,高近4米,净跨接近4米,桥身正中嵌有江渎桥三字的石匾。桥面条石大小不等,表面平整,错缝砌筑于山岩之上,是江渎庙的一个组成部分。站在江渎桥上,只见北边大江横流,四周果园掩映,令人心静神怡。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江渎桥(孬张收藏)

青滩屈子桥位于青滩镇江南西陵村东南的小溪上,沿江而修,方便人行。民国6年(1917年)由当地郑姓宗族集资修建,为精工条石砌筑的单孔圆弧拱桥。桥长11,高6,宽3,净跨5。桥上有石刻,而且非常漂亮,堪称艺术瑰宝,至今不知系何人所作。为纪念秭归诗人屈原,在桥北面上嵌有石匾,上镌“屈子桥”三字。北刻“民国六年冬月建”,南刻“陈宦题”等字。此桥系秭归第一座以屈原命名的石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屈子桥(孬张收藏)

杨林的杨林桥,渊源颇远。很多年以前,在林家河与三渡河的汇合处,有一个村落,住有杨、林两大家族。两大家族为方便行人往来,合资在村西河上搭了一座木桥。由于此木桥是杨、林两大家合建,故取名杨林桥。时间久了,那个地方的村名,也就叫成了杨林桥。后来木桥年久失修,又在原址建起了石桥与钢筋水泥的公路桥,依然命名为杨林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杨林桥

游家河铁索桥是秭归县第一座铁索桥,于19836月建成。它跨越香溪,通往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桥体为铁索木面结构,长138,宽4,高11。我在归州工作时,曾独自经此桥去过乐平里。当时第一次看到铁索桥,很是兴奋,走在桥中间,趁桥上无人,还有意浪上一浪。可惜该桥在1986420遭大风袭击,索桥整体翻折,4对风缆全部拉断。后修复。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游家河铁索桥

1989年,香溪王家坝铁索桥修建成功,从此王家坝的人过香溪河,再也不用坐渡船了。248长的王家坝铁索桥,当时是秭归最长的铁索桥。乡亲们着实高兴,敲锣打鼓欢庆竣工。孩子们更是为了今后再不必涉水上学,手舞足蹈,蹦蹦跳跳。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1989
年秭归王家坝铁索桥竣工典礼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1989
年秭归王家坝铁索桥竣工仪式

忘不了汑溪河铁索桥。以前从归州城内去望江,总是从汑溪水中的大石头上“多级跳”过河。即使乡民在大石上绑上几根杉木作为跳板,一涨水也只能望河兴叹,或者改坐渡船慢慢悠悠渡水。这座铁索桥从恋爱桥西边公路上连接望江后,望江的孩子们来城内上学,再也不用涉水了。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80
年代秭归吒溪河索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归州吒溪河铁索桥

最后说说本人印象比较深一点公路桥。

从归州城关去水田坝三溪河,要经过渡水头桥、水田坝桥、袁水河桥和三溪河大桥。渡水头桥位于归三公路的渡水头,跨越汑溪河,为秭归第一座在地、县获奖的公路石拱大桥。桥长75,于19839月建成通车。水田坝桥也是1983年建成,76长。1978年建成的袁水河桥有96长,1981年建成的三溪河桥是这条公路上最长的桥,长度达到112米。三溪河桥当时在秭归属于数得着的大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渡水头公路桥(秭归交通志)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袁水河桥

从沙镇溪去磨坪,要走陕西营桥、两河口桥、岩口河桥。据《归州志》载,同治年间,陕西营原有一座大桥,“陕西营大桥,州西沙镇溪,同治二年李东山建”。由李东山捐建跨越锣鼓洞河的陕西营桥,年久失修。1960年在原址建成一座3孔石基木面公路桥,19627月即被洪水冲走(《秭归县交通志》载)。桥冲垮后,当年12月动工兴建公路石拱桥,桥全长66,宽6,高8多,主拱净跨3619644月建成通车。两河口镇南边的两河口桥是1966年建成的,属于空腹式石拱桥。两河口桥长33,是沙磨(沙镇溪至磨坪)公路上的要道。岩口河桥位于沙磨公路的岩口河,跨越岩口河,为秭归第一座公路前倾式桥台石拱桥。桥全长40,宽7,高约5,单拱净跨201973年设计施工,1975年建成通车。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陕西营公路桥(秭归交通志)

从郭家坝观音阁到太坪,要经过观音阁桥、幺棚桥。观音阁桥位于观太(观音阁至太坪)公路的观音阁,跨越袁家冲河,因在观音阁村边而得名。观音阁桥原是1959年建成,为秭归第一座公路连拱双曲石拱桥。后将此桥重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六墩七孔,桥全长110,宽约5,高13,于1975年建成通车。幺棚桥位于观太公路的幺棚,跨越小河子沟,为秭归第一座公路连拱石拱桥。幺棚桥全长131,宽7,高9,连拱净跨30×3,于198451建成通车。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郭家坝观音阁大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幺棚公路桥

从卜庄河到杨林桥,要走周坪桥、东风坝桥。周坪桥因桥是跨周坪河而得名。位于周坪镇西南700处,于1969年建成,全长30,宽6,为石孔桥。是卜庄河至杨林公路上的重要桥梁。东风坝桥1965年建成,全长30

下乡时在茅坪修合心水库,经过陈家公社的河口村有一处石拱桥,因地名叫河口桥。此桥跨越茅坪河,为秭归第一座公路双曲拱桥。桥全长42,宽约8,高5,主拱净跨301970年建成通车。

青干河桥位于陕巴(陕西营至巴东县城信陵镇)公路的千将坪,跨越青干河,为秭归第一座公路大跨径石拱大桥。桥全长54,宽约7,高10,主拱净跨4019713月建成通车。

梅家河桥跨越梅家河,位于红磨(红土岭至磨坪)公路上祠堂湾西南500处,桥边是梅家河乡政府驻地,为秭归第一座公路双曲拱大桥。梅家河桥全长65,宽7,高8,单拱净跨451978年动工兴建,198012月建成通车。

大河口桥位于芝茅(芝兰至茅坪)公路的大河口,跨越九畹溪,当时是宜昌地区单跨最大的公路石拱桥。大桥全长120,宽约9,桥高15,单拱净跨701987年建成通车。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大河口公路桥(秭归交通志)

 

 

秭归的桥太多了,还有许多桥我不知道名字。有一些桥,我可能走过;有一些桥,我可能从未走过也闻所未闻。还有一些桥,资料上查得有名,但不知准确位置,也未寻得相关资料。例如:通济桥、三峡桥、王家桥、凤凰桥、花桥、观音桥、五象溪桥、高桥、珍珠桥、营兵桥、八斗桥、万福桥、乐善桥、拐拐桥、安乐桥、康家桥、天生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清代修建的珍珠桥(孬张收藏)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
香溪八字门吊桥

梦回三峡:难忘秭归桥郭家坝镇桐树弯索桥

以上桥中,只查得《归州志》记载:

“通济桥在城外”;

“凤凰桥,州南十里,相传有凤凰棲,故名”;

“三峡桥在州东”;

“王家桥,州北二十里”;

“花桥,州南一百三十里,今存旧址”;

“观音桥倾圯,乾隆三十七年知州陆履吉督建,在九湾”;

“五象溪桥在东门头,新建”;

“高桥,州南一百里,州守周昌期建,被水冲没,今重建”等。

以上这些桥,有待今后向家乡人请教,潜心继续积累资料。


 

多年没回家乡,听说家乡现在的桥梁建设日新月异。若要把家乡所有桥梁资料都积留下来,谈何容易?那是后话。

 

 

参考书目:

《归州志》

《秭归县志》

《秭归县交通志》

《秭归县地名志》

参考文章:

秭归桥,周凌云,三峡文学,2002年第6期;
及其它相关文章。 

 

2013423,于武昌阅马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