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级规划课题《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 》研究报告

(2016-07-12 11:30:09)
分类: 工作坊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研究报告

 

 

 

 

 

 

 

课题批准号      XDKT2090                           

课 题 名 称  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史美霞          

所 在 单 位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6    6    8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5月修订

 

 

《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一、 导言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义务和有责任对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

中所出现或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实践,并努力的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得以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着极其重要的职责对学生的美术终身素养的形成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作为我省初中美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更是责无旁贷,并且有义务带领一批老师开展研究实践工作,努力解决教学问题和创新教学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带动一批年轻的一线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科研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进而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提升整个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

    美术作业,这是我们教师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基本技能,提升审美水平来说都不可或缺;生活化,我们的学习最终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个人审美修养,我们面对的全体学生,培养画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做的是大众美术教育,生活化美术教育,所以,研究美术作业生活化,对我们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来讲,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指导精神和基本理念,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关注文化和生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美术学习最终要会回归到生活,去发现美,表现美,美化生活,改善生活的。现在的常规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达成、反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美术表现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形式,能最大化的帮助全体学生体验审美,实践表达,所以美术作业的生活化势在必行,国内主要研究的内容在于评价、教学设计、学习方式等,而怎样将国家课程美术教材与作业巧妙联系,而又要深入生活,目前对此领域研究的不多,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实践和探究,研究成果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和指正。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于这个选题,因为我们都是一线教师,从事的是最基层美术教学工作,美术作业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我们也发现,目前的美术作业,存在的问题就是美术作业仅仅是“作业”,很多后来干脆成为了“废弃的本子”,即使有些实践作业,因为各种因素,也草草收尾,或者成为垃圾,并没有最大程度的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身心体验,没有使大部分学生感受到它的价值,更别说激发兴趣,体验到与生活的联系,甚至导致美术课和生活两张皮,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功能。因此,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主要对以上存在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实践和探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实现美术作业生活化的一些有效方法,并且汇编成册,以此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美术作业与生活的联系,最终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调查和分析目前美术作业的现状,包括内容与形式,工具材料与参与对象等,以及美术作业在促进教学效果,加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美术作业的生活化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究,探索出有效地能够深入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借此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我设想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先围绕美术作业生活化这个总方向,调查分析目前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作业现状,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细化成具体的研究任务。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理念和指导精神,结合国内同课题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成员的自身经验,分为初中组和小学组,每组结合起始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每人承担2——3个章节,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有效的作业生活化的典型案例,总结方法策略,最后汇总成册,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广运用到我们成员所在地区辐射区域的日常美术教学中,来达到推动美术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2、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展开实施。
  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目前存在的美术作业与生活联系的现状,包括内容与形式,材质与参与对象等,美术作业在促进教学效果,加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方面影响等,作为研究内容和方向。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上实验研究课,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做好各种研究记录等
  案例分析法: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及时发现和记录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改进和提高,进行再实践,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践。  

六、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11月):组织申报阶段

组建课题组,根据目前美术作业与生活联系确定研究的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了解相关理论依据,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确定研究课题名称《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组织申报。

第二阶段(2015年12月2014年2月):研究实施初期阶段

利用调查研究法,对目前存在的美术作业与生活联系的现状,包括内容与形式,工具材料与参与对象等,及美术作业在促进教学效果,加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等,细化任务,组内成员根据实施方案,利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工作,初步实践和探究美术作业生活化的有效设计案例。

第三阶段(2016年3月):课题研究中期阶段

课题组成员结合日常教学实践,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反复研究、实践和改进,成员互相交流,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完成资料网络平台上传,形成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2016年4月5月):课题研究后期阶段

继续论证美术作业生活化的有效举措和典型案例的研究成果,及时研究分析其取得的初步成效与还不够合理的地方,并加以修改进一步细化,使研究成果更完善,更合理,更具实践操作性和推广性。

第五阶段(2016年6月—7月):课题研究整理结题阶段

本阶段主要做好课题的整理、总结及结题工作。运用总结法等,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撰写研究论文,完成预期研究成果,编撰《美术学习成长册》,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成果推广。

七、研究成果总结评价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形式主要涵盖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美术学习成长册》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史美霞工作坊学生美术作品联展集》、《作业设计案例汇编》

 

(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的创新、优势和成果价值:

第一,本次课题研究区域覆盖学校有农村,有城市,有初中,有小学,具有一体系列化;成员结构中含有5名省级教学能手,涵盖中、小学美术学段的一线名师,一名区教研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既在教学和研究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积极地探究精神,在研究工作具体实践过程中很有效便捷的直接获取了一手资料,教研成果真实有效;

第二,我们本次研究选取主体对象是美术教学中具体的美术作业,此课题具体明确,我们课题组成员老师结合自己所在区域和学段,进行了“总——分——总”的实验研究,对比异同,通过具体的一线教学实践研究,归纳出了比较有效和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

第三,我们响应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的指导精神,课题研究成果中形成了与现行主要教材版本相配套的中小学起始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成长册》,里面涵盖了一个学期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相对应的配套练习,为学生很好巩固和掌握本课知识提供了很有效的学习指导,此外更重要的是里面还记录了学生一学期的课堂学习整体过程参与表现,参与各项美术活动的记录等,将来各册完成后,以此积累并形成学生整个初中学段美术过程性学习记录册,以此见证学生的美术素养的不断累积的过程,并且此成果经过在成员学校的实践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反馈和影响,将来经推广后可以应用到更多一线教师的教学中去,为其提供美术作业生活化的新的方式和思路,既为其他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也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练习参考实践资料,最终形成一整套义务教育阶段18本与教材配套使用的美术学习成长册,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广谱适用性。

第四,我们本次的研究课题《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实现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几点有效策略》中,我们分别从作业与生活的联系的维度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策略:

1.  美术作业内容题材生活化;

2.  美术作业表现媒材生活化;

3.  美术作业表现形式生活化;

4.  美术作业参与对象生活化;

5.  美术作业评价生活化;

6.  美术作业审美生活化;

以上具体策略的总结与归纳,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得以推广和实践,为老师们能提供较为创新的教学思路和具体可以实践操作的策略借鉴,能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兴趣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加强美术学科学习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是来源生活服务与生活的这一要点。

(二) 提升了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

     我们参与课题研究的坊员老师们,在近一年的研究工作中,各项教研能力均得到了提升,理念得到更新,撰写科研资料的能力增强了;在实验课的研发实践中创新和研究意识增强了;通过课题的交流活动,彼此互通有无,教育理念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所转变

     通过对美术作业生活化的研究,参与实验课学习的学生们在对美术课学习的理解上有了不同的新的认识,都一致认为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增强了,同时对待美术作业、美术课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在完成实验美术作业时,自己的很多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八、困惑与畅想

    经过工作坊成员老师的在各自学校里开展的教学实践以及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成果中的《美术学习成长册》很有实际借鉴、指导和使用价值,如何将该成果更大限度的推广到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手里,使更多的师生受益,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问题之一;其次,我们将继续开展研究工作,最终形成一整套义务教育阶段18本与教材配套使用的美术学习成长册;最后我们将该册作为学生在校美术素质学习的主要记录途径,是我们将继续开展研究,进行完善和充实,改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新涛.链接生活_快乐创造_小学美术作业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2014,06

[2] 赵文劼.初中生美术作业合作分析策略寻绎[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S1

[3]张海涛.浅谈美术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

[4]余洋.中小学美术作业个性化设计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5]马田.巧设美术作业构建快乐课堂_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智慧[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