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有好老师(中)第三集 当今孩子的问题
(2016-01-24 07:21:15)| 分类: 家庭教育 |
【教孩子的学问】
孩子要有好老师
当今孩子的问题
班主任:老师好。
陈大恵老师:大家好。
班主任:现在的孩子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知道敬畏,你看现在的很多孩子,他怕苦、怕累,他怕很多的东西,但是我发现他们唯独有一样东西他不害怕,就是他对危险不害怕。
陈老师:对什么危险?
班主任:任何的危险,人身的危险,还有你跟他讲,你这样做将来会有什么危险,他对这些完全不害怕,这个是非常令人惊讶的。我想起我们小时候,大人也常会告诉我们,说这个东西是开水不能碰,会烫着你,你下楼梯在高处,你要扶好了,不然掉下去会把你摔伤了,像这种话一般小孩子听到以后都会很小心谨慎,那赶紧就不敢去那些地方了。可是现在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都是,你告诉他开水很烫,会把你烫伤、会烫坏,他就会去试这个开水,他就会故意去,他会把那瓶塞打开,然后他就要去试。
陈老师:那你说那有电,会把你给电着。
班主任:会把你给电死,他就会用手指头去戳它,他真的就会用手指头去戳这个插座。然后你说上下楼梯要小心,你要扶好扶手,他就故意在这个楼梯上这样晃。我真的,这个是现在我们发现孩子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非常大的毛病,他真的不知道危险,大人跟他说这个危险,他不往心里面去,家长对这些并没有太多的意识,所以在家里面家长就不在意这些问题,在家里会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大人顶多会说“不要做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不会真正地去制止他,就好像他身上有很多毛病,但是大人只会说“你不要去撒谎,你不要去偷人家的东西”,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他这样子做将来会有什么样的风险,所以现在的孩子他就不知道轻重。你看我们管教孩子,会说你不能做这种危险的事情,这会怎么样,他不听;那么接下来你如果还要做,你不听话,可是要挨罚的、要挨打的,他也不害怕,然后他挨了打的时候,他是哭,他害怕了,你问他你做的时候没想过一会要挨罚挨打吗?你知道的呀,他说不想,他说没有想过。所以说,这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他从小不知道轻重,那么他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慢慢长大以后他就不知道利害,一些危险的事情、一些伤害自己、伤害家庭的事情,他不知道去避免。我有时候看到一些社会上的新闻,讲现在的孩子为了买一个手机,然后把自己身体上的一个肾去卖掉,他就完全不知道这个肾脏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他完全不想这些,他才十几岁,这个是我发现现在孩子一个很大的特点。
陈老师:你说的这个新闻我们都看过,这个学生不小了,得快二十了吧,为了这个手机,名牌,他去把他的肾给卖掉了,我相信为了自己想要的,为了自己的欲望驱使,做很多危险傻事的这些学生、孩子很多很多。所以你看你们提出来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知危险,这是头一个问题,为什么?欲望做主。第二个,那你说它这个开水也好、电伤也好,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他为什么还不怕呢?这个问题我们看得很明白,今天我们看整个的社会到家庭,有一件事情是最缺乏的,哪件事情呢?就是严厉地责罚,这个没有了,甚至连责骂都没有了,所以孩子,就像你刚才讲的,他没有分寸感,分寸感是教出来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爷爷看着我,爸爸妈妈上班,我跟周围的小伙伴学会了一个什么事情,那火柴,把那个火柴梗拿出来,这个手在这摁着,摁着之后它那火柴头就顶在那个火柴上,我拿手这么一弹,这个火柴,像一溜火串一样,呼就飞走了,真好玩。我就刚弹这一下,爷爷正好走过来看着我,那真的是打骂我,“王八蛋”,当时给我吓得,我爷爷从来没有那样子过,因为家里住的是平房,周围有好多这些杂物,生活用的,那要是这个火柴头要是着了火要进去之后,整个这片房子全部烧光,那就没家了,而且把左邻右舍也都会给烧掉,那家里的人也会烧死。我爷爷当时七十多岁了,那这一声吼当时真把我给吓着了,我今年四十多岁了,四岁的事情我还记得,说明什么?记一辈子。而我们看今天,这个孩子,他做多可怕的事情家长没有这么严厉管教的,所以在他的这个概念当中,体会不到这个事情有多可怕,大人的样子不可怕嘛,就像你刚才那个样子,总是“小心点”,说明什么呢?从大人那儿他就没有分寸感。换句话说,一代一代的父母,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在生活方面、在生死的教育上、安全的教育上是空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让这个孩子有分寸感、知道害怕、知道畏惧,那不可能,这是我们讲普通的事情。如果真的我们说千家万户,电视、报纸、整个的社会对犯错误的人,有非常严明的、严格的惩处,这个社会会井然有序。所以我看一部书,大清,清朝的【钦定大清律例】,讲什么呢?小到骂人,开口骂人,你去看,几十大板,那是政府给你的刑罚,老实点,不许骂人,不可以,那个条目之详细,你看那个官员,官员上班,中央的那要早朝,在那里站着,站歪了,边上有那个执事,寺庙的执事一样,它有那个监察官,要罚俸,你这个月比如说你是工资是三千块钱,给你扣五百,为什么呢?没站正,没站好。处处都有严格的惩处,我们看过去古代的社会,你不要太久,清朝也是,你看【大清律例】上写着,这是街道,你家里的那个小棚户、小房子盖出来多一点,要不就罚钱要不就挨打,你试试,非常的严明,他不敢啊。再有那里边记得也很清楚,凡是敢骂父母、骂爷爷奶奶的,绞刑,要吊死,谁敢?看看都哆嗦。所以我们现在觉得是文明了,是进步了,是不是?不是啊。就像你刚才说的,你过去管教你的侄子,他妈妈先不干了,“至于的吗?他不就拿棍子打奶奶吗,打爸爸妈妈,挺好玩,你干吗?”,你看,所以这孩子他根本就没有作恶要受惩罚,干了危险的事情会有恶报、会有灾难的这个概念,谁教这个,天天就吃喝玩乐。而反过来,这种教育一旦丧失,我们看现在社会,这种意外的事故,这种灾祸太多了,什么原因呢?没有严厉地管教他。像你说的这还是小事,什么开水啦,他就受点伤,一生的吉凶祸福,那个比这个重要太多了,那个在哪里?全在人伦教育。所以我们刚才讲【大清律例】上写,你要敢骂父母,骂你的祖父祖母,绞死。它为什么这么严格?告诉给全社会的人,人伦是维护国泰民安,家庭和乐的最基础,用法律来保障,现在把它打倒了,民国之后不要了,那我们就有罪受了。
班主任:现在我们也发现,老师,孩子小的时候,你对他没有这种严厉的管教,他长大了,比如说现在很多富二代,所谓的,做出了很多事情,甚至有的可能出人命了,他觉得没有什么,我爸爸是谁,我可以用钱去解决,现在全部都是这种心理。
陈老师:所以说整个这个社会一定要恢复到正常,恢复到什么正常呢?【无量寿经】上有一句话,「风雨以时」才能「灾厉不起」,「风雨以时」是什么?现在是夏天,你们大家都有体会,天上咔嚓打个大响雷,你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钱的没钱的,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没有不害怕的,我说这话有体会吧,你说我是部长,部长打雷就不害怕?没那个!说明什么呢?人在这种自然现象之前要觉悟,觉悟什么呢?人要安守天道。我们常常讲,国家的法律叫什么,叫替天行道,那国法就跟天上打雷一样,害怕打雷吧,对,国家的王法你也得害怕,王法你都不怕,这国家还能管吗!所以国有国法,然后怎么样?
班主任:家有家规。
陈老师:对,家规得有,现在哪家有家规?你们家打雷没人害怕,风雨不以时,灾难必起。你就知道,该严厉的时候不严厉、不知道严厉、不会严厉、溺爱惯了,那这个孩子危险就在眼前。
班主任:这种严厉的管教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是,现在很多人觉得不近人情,会觉得对孩子是不是在虐待。
陈老师:那是外行。
班主任: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对孩子,呵斥他,他因为犯了严重的错误,严厉地呵斥他,然后有的家长听到了,或者看到了这种情形。
陈老师:难过。
班主任:他特别难过。
陈老师:对老师有意见。
班主任:对,他觉得老师是不是对孩子不耐烦,老师是不是没有爱心,我就常想跟这样的家长讲,如果说这个老师不爱你的孩子,她对你的孩子没有耐心,她为什么愿意日日夜夜都用这样的方式这么严格地来管教你的孩子呢?
陈老师:对呀,你们做了两三年班主任了,年年如是,月月如是,天天如是,这么严加管教,这叫没耐心吗?另外你还可以跟这样的家长讲,讲我刚才的故事,如果不是我的爷爷当年那一声断喝,骂我,我不以为然,我下回还拿那火柴头,没准我们这家,街坊四邻全都烧光了。
班主任:今天就有个这样的新闻,两个三岁的小孩因为玩火,结果就引起一场大的火灾,好像还有人烧死了,十多个人。
陈老师:是不是,都烧死了吧,这个孩子玩火,这是一个小事情;大事情呢,就是你刚才说的,打骂父母,都没人管,那个比玩火更危险。
班主任:而且现在老师,我们也发现,就是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你的态度一定要明确。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同一件事情家长今天是一个态度,今天是严的;明天又是一个态度,明天是松的,那孩子对这件事情,他就是觉得无所谓。
陈老师:没有标准。
班主任:对,所以家长首先态度一定要明确才可以。
陈老师:对。
班主任:现在孩子们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知道羞耻。因为我们小时候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就是老师在班里面点某个同学的名,批评他,说他做错了事情,这个同学马上就会面红耳赤,耳朵这个地方都红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特别害怕,老师哪怕点自己的名字一下,都觉得很难为情。
陈老师:我告诉你,班上坏同学被点了名都这样,我那个年代,我记得太清楚了。
班主任:对,但是现在的孩子就是你惩罚他,你看我们遇到一个孩子,你惩罚他,然后他因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他在接受惩罚,在罚站,罚站的时候他居然跟旁边的另一个挨罚的同学一起开始玩锤子剪刀布。
陈老师:做游戏。
班主任:开始做起游戏来了,而他已经六七岁了,就是说他应该有这种到了知道羞耻的这个年纪,但是他对这种惩罚完全不以为耻,这个是现在孩子一个很大的特点。
陈老师:你们分析是什么原因?
班主任:我们认为这个孩子不知道羞耻,还是因为从小没有告诉他什么东西是可耻的,什么事情是可耻的。
陈老师:丧失了耻的教育。
班主任:对,【弟子规】里面讲「德有伤 贻亲羞」,那么从来父母亲都没有告诉过他,你这样做你是可耻的,爸爸妈妈也觉得害臊,也觉得很难为情。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住的那个地方有一户人家,他们老夫妇两个人是老师,但是他们的儿子有着小偷小摸的习惯。有一天可能是跟别人一起去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那天早晨警察就来我们住的地方,然后把这个孩子带走了,只是去问话,然后从那天起,这对老夫妇我就很少在院子里看到他。
陈老师:不出来了。
班主任:他就不出来,他就觉得……
陈老师:没脸见人。
班主任:他觉得没脸见周围的邻居,就是那个时候他父母对孩子犯了过错,德行上有缺失,他就会觉得很难为情。
陈老师:无地自容。
班主任:对,很羞耻,所以说他会教给孩子羞耻。可是现在,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这些毛病不以为耻,有时候是他不认为这是毛病。
陈老师:你现在说到了关键,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年轻人没有羞耻心,我记得过去,我在北京很多所大学受到邀请去做报告,我经常在台上很生气,我生气是真的爱这些大学生,我生气何来呢?就跟父母要钱,一个月几千几千的花,那父母的血汗钱,不管父母是干什么的,你就一般工人也这么要,你就得给我,所以我在台上常常讲,我说你们这些可耻的大学生!我说这个话学生挺爱听,受教育,没人这么骂过我们,散会之后来跟我说,有人就讲,老师你说得是不是太过分了?我说不是过分,我说说得太少了,没人说,羞耻的教育没人有,那怎么样呢?人人都没耻,「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的“耻”是底线,我们怎么知道的?【和谐拯救危机】这个专访,二零零六年,我采访师父,师父那一句话那真的像当头一棒,天下这些观众都醒了,师父说,人要没有羞耻心,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插播师父上人【和谐拯救危机】开示
耻丢掉了可不得了了,人要没有廉耻心,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陈老师:明白了。那么你刚才讲到的为什么是关键?学生们、孩子们没有羞耻心,我们要找根源,它从哪里来?我们发现父母,父母对孩子犯的错误也不以为然,你们有这个体会吧,那很多家长来了,你跟他讲,你们这孩子犯了什么什么错,家长那没什么反应。
班主任:还不如老师着急。
陈老师:就是啊,你想一想,孩子就像一颗树上的果实,他跟根是一体的,那父母是根,根对这些事情他都是这种态度,很淡然,没看到有什么害臊的感觉,你说上边那个果能有感觉吗?你就明白了,那为什么呢?原因出来了,在哪里?在【弟子规】。就是你刚才讲的「德有伤
贻亲羞」,羞是羞耻,他父母有羞耻心,现在父母没有羞耻心,什么原因呢?他不知道那是「德有伤」,他要知道那是「德有伤」,他当然会害羞了,前因后果嘛。我们再问,家长、长辈为什么不知道「德有伤」?德没伤,它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德,哪来的伤?德都不知道哪来的「德有伤」,为什么呢?你们有机会看看历史资料,从五四以来,中国的道德先生就成为人人唾骂的对象,道德先生满嘴仁义道德,从那个时候就开始骂,要把孔家店、传统文化打倒,谁都耻于去讲「孝悌忠信
班主任: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新的词汇,就是我们社会舆论对一些这种可耻的事情进行批判的时候,会有一些人就会说这叫道德绑架,说你不要站在一个道德的高度来评价现在的人和事。
陈老师:对,道德不绑架了,那就真绑架了。你看现在这个绑架案件很多,什么原因呢?人,他连起码对人的生命的概念都没有,那叫道德吗?那就叫人伦了,杀他就杀他,所以说现在为非作歹的人为什么这么多?不提道德了,你提道德你就是在绑架,他反感。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一百多年来,从一九一一到现在,一百多年来了,【无量寿经】上讲「先人不善」,怎么不善?「不识道德」,有也给你弄掉了,打倒,现在人就不认识了,「不识道德
插播新闻报道
陈老师:我们看到这些新闻,束手无策,这个人言外之意我死都不怕,有你什么事,你那个法律,你把我抓起来没用,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法律的苍白,人家死都不怕,换句话说他连起码的人的本性都没了,是不是没了?不是,被糊死了。
班主任:老师,我们发现现在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它是颠倒的,我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老师还教导,包括我们自己还这么认为,这个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学习不好,他是坏孩子,我们要远离他。但是当我到中学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班有男孩子调皮捣乱,跟老师对着干,大家会觉得他很威风,这个学生他学习不好,但是他打篮球打得好,或者说他长得比较好,这在大家、在班级是受推崇的,班干部什么会选择这种。现在普遍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上的榜样全部都是这种错误的榜样,所以大家慢慢慢慢地就是觉得也没有什么的,也不感觉这有多羞耻,没有羞耻心。
陈老师:
班主任:确实是这样的。很多家长就跟我们反应,孩子学了传统文化之后,言行举止都有一些好的改善。比如见到长辈知道鞠躬了,但是到学校的时候,全学校的学生,或者全班的同学就这一个同学鞠躬,慢慢同学就耻笑他。包括我们自己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最开始家里没有接触传统文化,到学校对老师尊敬,人家学生会觉得你巴结老师,比如说你不浪费,人家会觉得你太抠了这个人,或者在背后说你家里穷。
陈老师:没面子。
班主任:对,你如果说大家都去唱歌、都去吃饭,你不去,人家会说你傲慢,说你不合群,所以就是这样好的人好像在社会、在学校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很多家长也跟我们这样的反应。
陈老师:耻于做好人,做好人是羞耻的。你们看从学校、幼儿园,一直到整个的社会,说到幼儿园,你看那个孩子,我的爸爸是个局长,他的爸爸是个厅长,我脸上没光,他开来的车比我们家的好,他都在比这个,你想想多好的孩子也给你教坏了,所以【弟子规】里讲,「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他是什么呢?不如人,很生戚。
班主任:老师,那这样的话,社会上有很多贵族学校,这些贵族学校我们听说,一是学费很高,第二这些学生的吃穿住用,包括他们的校服都是非常高档的,有的孩子我们听说家里派司机,自己来接这个孩子,如果这车不是很好就不坐,悄悄地躲在后面,等同学们都走光了,他才出来。
陈老师:你想想这样的学校教出来的不是贵族,教出来的是什么?小人。小人的特点是什么呢?重利,把名、利、享受排在第一位,把什么排在后边呢?把德行、学问、把美德排在后面,你真有美德,他看不起你,我看重钱、我看重享受,所以贵族学校,你就看这四个字,你就知道,那是假的。这都是西方人教的,中国从古至今没有说过什么贵族不贵族,没有讲过这个,西方讲这个,他们讲贵族。贵族不贵,贵是什么?社会地位高;贵族是这个家族社会地位高,我们中国有没有?有。你看你们家出了状元、出了进士,皇帝赐匾,挂在你家里,进士及第、状元府,这叫真正的贵,真正名副其实的贵族,中国的这些贵族,有伦理、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大可治国,小可安家,他们著作传承于万世,【经】【史】【子】【集】的【集】里好多都是这些大户人家传承下来的,在我们中国叫什么呢?叫名门望族,名是什么呢?它的影响力很大,善的影响力大;望族,众望所归,大家信服他,有德行,叫名门望族。中国不叫贵族,那个社会地位它是自然的,皇上给的,老百姓赞叹。你那个是什么呢?不义之财,贵族学校有几个家里边那个钱财说是靠辛辛苦苦来的?很少。所以说花钱如流水,纨绔子弟,给孩子养成的都是什么呢?爱慕虚荣,要不然的话怎么会送到这个学校来,你看这个名字,真正有德行的人耻于把孩子送这来,你们想想我讲的话有没有道理,如果这个学校助长的是孩子名闻利养,让他把这些东西看得很重,这能叫学校吗?学校要教人德行,怎么能教人缺德?贵族学校这四个字居心何在!从古到今,中国一所这样的学校没有,所以说我们要给孩子选好学校,好好的孩子你扔到那去,你要承担因果责任,那是你的孩子。
班主任:老师,这些学校里面,贵族学校教得是打冰球、打高尔夫、骑马,然后举行什么样的活动,穿什么样的礼服,这个孩子从六岁开始就有这样的课程,他们培养的就是好像是很高端的那种。
陈老师:上层社会的享乐。
班主任:是。
陈老师:不会打高尔夫你丢人,你不会穿燕尾服,你这个人没脸,全是西方人学的。那你要问中国古圣先贤教什么呢?我们举个例子,师父教给我们的,你去看历朝历代所推崇的皇上,谁?文武周公,文王,他所住的房子,卑宫室,他所住的地方非常卑微,跟普通百姓差不多,被称为圣王,代代没有不推崇的。说我们的皇帝就像文王,文武周公一样,那是最高的赞叹了,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要说这个皇上,他怎么样?他会打高尔夫,古代没有这个,喜欢吃喝玩乐,那是什么呢?商纣王,亡国之君,这是我们中国历朝历代的价值观。你看那个海瑞,背着棺材上朝,跟皇上讲,你要是不理朝政,天天安于这些,就你说的贵族学校这一套,这个国家就亡在你手里了。贵族学校,就你刚才说的教的这些统统都是败家子才做的事,现在把这当成好的了,谁教的?从西方学来的,中国古书没这个;有这个,告诉给你,你们家要家破人亡了,要出败家子了。传统文化你要不要学,中国历史你要不要看,所以国家要管,你敢开这样的学校,把我们中华子弟、炎黄子孙都给我教坏了,判他的刑,这是真的,为什么呢?人教坏了这个民族就完了,它没人了嘛。说实在话,要说打高尔夫、要说搞这些燕尾服,搞这些什么酒会,谁搞得最好?那当然西方,所以这些学校学生出来之后他看到什么最亲切?西方,将来他会带着财产,所有的一切他都投奔到西方去了,中华民族,人流失光了,就是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怎么来守护我们这个民族,怎么保护好,你要指望它复兴,穿着燕尾服不行。
原址:http://control.blog.sina.com.cn/admin/article/article_add.php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