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优魁”匾

(2013-05-16 16:00:24)
标签:

高州

文化

杂谈

分类: 专业文章

 

前几年,在一次下乡征集文物活动中,我馆于东岸岑山村收到一块残缺的匾额,匾上正中阴刻“优魁”两字,是一块清代的功名匾。遗憾的是匾曾被人改用作台板,四角开了榫(卯)口,右侧已被裁截,不见上款,匾的左下角也缺损一小块,下款有“科考选第二名优贡周朝……”(此处极有可能还有一至两字)。http://s2/mw690/a5028a72gdcd16eddc651&690

此类带魁字的匾额常见“文魁”、“经魁”、“武魁”、“副魁”、“选魁”、“岁魁”、“会魁”、“乡魁”等等,这是封建时代科甲中式的标志,多是朝廷官员或地方乡绅为考生所题,常被悬挂在府第的大门或中堂上,也有的被悬挂在本族宗祠内,以示光耀门庭。“魁”的本义是指第一,但在科举制度中,多数情况下题魁字匾额并不局限于第一名,如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六名者称“经魁”,第七至十名者称“亚魁”,第十一名以后都称“文魁”。“武魁”就是指武举人。贡生也称“魁”,如岁贡、恩贡称“选魁”。

“优魁”顾名思义指优贡生。清制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选拔优秀者贡于朝廷,名优贡。每省不过数名,能考上优贡生也可谓不小之殊荣。查清代高州府茂名县优贡生姓周名“朝某”者只有周朝勋一人,所以此匾极有可能是为旌褒周朝勋而题赠的匾额之一。周朝勋,号沅馨,据清代方志记载,为高州大坡垌(于今平山镇良德水库库区,与岑山村同属过去的良德县域)人,同治三年作为优贡生参加朝考获一等第一名,有“朝元”之称。此匾反映出周朝勋在参加朝考前在地方上(广东省)优贡选考中获第二名,补充了更为完善的信息。

此匾制作不算精美,仅在板面阴刻文字,漆绘也已完全脱落,加之被改用,品相不佳,但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周朝勋以及清代一些地方性科举考试情况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文/图  陈冬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