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岌岌可危的江氏宗祠——伯西祠

(2013-02-01 11:34:47)
标签:

高州

文物保护

文化

分类: 专业文章

 

    2005年,在当地一位干部帮助下,我们发现了石鼓伯西祠,其建筑让我们眼前一亮,既有与高村莫氏相仿的规制和规模,又有甚于马贵练公祠的艺术装饰,堪称高州第一祠,遗憾的是当我们在2009年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对伯西祠进行调查登记时,却发现祠内已荒废多时,长满了高过人头的杂草、灌木,砖墙、瓦顶千疮百孔,石柱、木架残损腐朽,木雕、彩画斑驳陆离,建筑可谓岌岌可危。

    伯西祠位于高州市石鼓镇门前坡村委会,约建于清嘉、道年间,是过去茂南(今已划归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大族江姓的祠堂。咸丰丙辰年(1856年)江氏先祖岐亨公倡议重修,乃成今日之规模。据《茂南江氏族谱》记载,江岐亨,初为训导,后捐升主事加七级,诰授中议大夫。其子江晓云也颇有成,以子之故江岐亨先后又被诰封奉直大夫,赠朝议、中宪、资政大夫,享二品之荣(清茂名县志记载略异,待考)。因歧亨公号伯西,故族人习惯称之为伯西祠。祠堂主体建筑面积约3O0O平方,坐北向南,广三路,深四进。清后期因防备盗贼而在两侧加建廊屋和围墙,使祠堂成为一座占地达5000平方米的闭合院落,时称镇安堡。

    纵观伯西祠的建筑,有如下方面特色。首先其布局和结构均体现传统岭南风格,头门前设一堵照壁,在前院西侧设一座单体院门,符合传统民居布局对风水的要求。所有建筑均为硬山顶,清水脊,陶瓦当和滴水剪边,抬梁和穿斗式梁架,侧廊用卷棚,更是受到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府建筑影响。其次是建筑体量明显较一般祠堂为大,尤其是正殿(寝堂),明间和左右次间、梢间设4个连续的拱门相互贯通,更显宽敞、明亮,气势恢宏。三是祠堂内外装饰丰富、精致,山墙、门额、墀头到处都是彩绘壁画,横梁、瓜柱、驼墩则满是金漆木雕,灰雕则见于外墙楣、山尖和拱门、照壁,纹饰一般分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祥云、花草、鸟兽、人物、吉祥文字等无所不包。柱础多为石刻须弥座,饰莲瓣纹、乳钉纹和缠枝花卉等,门前砧石、踏垛也多有几何纹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伯西祠是高州市现存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最具特点的乡间祠堂,可惜的是在解放后祠堂被用作学校,除了主体建筑外,其余廊庑、附屋等都已被改建,时至今日很多都已崩塌不存。学校撤出后祠堂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其族人由于已全部迁居金塘(也有人说是内部意见不一),放弃了对其使用管理,现为一些村民养猪所用。笔者曾三次实地访查,发现其保存状况一次比一次糟糕,为此也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及,但因其产权归属、保护经费投入等诸多客观问题,始终没能引起各方重视。在此笔者建议首先其族人要统一认识,不管如何这是非常有价值、非常稀少的历史建筑,保护好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善举,倘若任由其荒败颓废,也恐愧对子孙。其次若有有实力之能人,可考虑置换产权或效开平碉楼的“领养”之举,加以维修利用,开辟民俗博物馆、民居博物馆或其他文化用途。总之,抢救伯西祠已是刻不容缓!


http://s15/mw690/a5028a72gd4a5019af38e&690
             伯西祠现状平面图

http://s13/mw690/a5028a72g7ba9bec3077c&690
门前照壁和围墙(外观)
http://s7/mw690/a5028a72gd4a173d087a6&690
东侧围墙(内观)
http://s12/mw690/a5028a72gd4a173f0142b&690
雕漆彩绘的室内梁架
http://s3/mw690/a5028a72gd4a1741d45c2&690
侧廊梁架(从图中所见已不是原物,况且也已腐朽,即将垮塌)
http://s9/mw690/a5028a72gd4a174354e88&690
正殿内一面山墙和顶梁
http://s5/mw690/a5028a72gd4a17458e004&690
正殿前廊梁架
http://s6/mw690/a5028a72gd4a1748153f5&690
侧廊梁架之一
http://s16/mw690/a5028a72gd4a174b6200f&690
贯通正殿左右间的大拱
http://s10/mw690/a5028a72gd4a174dcdee9&690
大拱上的灰雕装饰

http://s12/mw690/a5028a72gd4a4d05ade0b&690
第四进后殿内景之一
http://s15/mw690/a5028a72gd4a4d0b9b09e&690
第四进后殿内景之一
http://s8/mw690/a5028a72gd4a1750b8a97&690
出廊梁架之一
http://s9/mw690/a5028a72gd4a1753241c8&690
正檩下的灰雕蝙蝠图

http://s1/mw690/a5028a72gd4a4b3c8e410&690
石刻柱础之一
http://s4/mw690/a5028a72gd4a175602ba3&690
砖柱柱础式样
http://s7/mw690/a5028a72gd4a175ac5ec6&690
快要崩塌的屋面和长满杂草灌木的天井
http://s1/mw690/a5028a72gd4a175e664c0&690
外墙楣的灰雕草龙纹图案
http://s16/mw690/a5028a72gd4a17615afbf&690
通向西侧附屋的拱门
http://s15/mw690/a5028a72gd4a176450c6e&690
东侧通道现状
http://s13/mw690/a5028a72gd4a1765d2e6c&690
墀头装饰之一
http://s5/mw690/a5028a72gd4a176bf9464&690
现状全景

 

文/图  陈冬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