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关系
孟 勇
作为任何时代和国家中的普通百姓,除非是遭遇到象《石壕吏》所描述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即: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和平时期)下,一生命运的好坏和国家体制的好坏,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
以《水浒》举例,象林冲这样直接被权力社会迫害的,在老百姓中永远只占少数,就算高衙内每天都要在东京的街面上祸害一个良家女子,一年下来也就祸害360个,这个数字对于偌大的东京城来讲,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而武大的悲剧才是大多数人的悲剧,即:作为个体,家庭不和与亲人反目,才是造成人生不幸和心灵创伤的直接原因。如果潘金莲是个毫无姿色的普通女人,又和武大一样忠厚本分,那么武大的一生就有极大可能就在阳谷县平平安安地卖一辈子馒头,然后寿终正寝。武松也会正常地娶妻安家,最后以警长的身份退休,老武家什么悲剧都不会发生。
再比如电视剧《上海一家人》:若男从小就先失去母亲,后失去父亲,变成了个孤儿,寄养在闸北贫民窟的拉黄包车的李家,李家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情况不用说也人人都能想象得出,可就是这样一户人家,却能一直保护若男长大成人,无论是老板娘还是后来的局长,居然都没有能伤害到若男,若男是一个让无数男人垂涎三尺的美女,又出身贫寒、世道黑暗又兵荒马乱,居然能凭着个人奋斗,干干净净地一步步走向成功,开上了服装店,当上了老板,一跃成为社会的中产阶级。而在电视剧《渴望》中,我们也能看到:无论多么糟糕恶劣的社会大环境下,总会有幸运的小人物,躲过一切苦难,能享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幸福.......而反面的例子,也可以从电影《杜十娘》中可以看出来,迎春园头牌杜十娘和老鸨约定,只要三百两银子就可以让李甲赎人,当李甲出人意外地拿出银子时,老鸨再不甘心也只能认账,因为社会再黑暗,毕竟还是有规矩在约束着她,而杜十娘本来已经成功跳出火坑,从良后和李甲欢欢喜喜地一起下江南,满怀憧憬地准备开辟一条幸福的新生活,结果被李甲中途负心变卦,毁掉了一切。你们看:八年的地狱般的风尘岁月,没有要了杜十娘的生命,真正夺去她生命的却是她一生中唯一的挚爱亲人。换句话说:体制和社会本身并没有直接杀死杜十娘,只是让她的日子过得压抑和痛苦,真正直接杀死她的,是她费尽心血亲手建立起来的这个婚姻,是她最亲爱的这个丈夫。
这些现象,从问题的表面上看:解决国家制度的好坏问题,只能是解决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的好坏问题,而并不能直接解决每一个人的人生命运的好坏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讲:物质永远是有限的,有边界的,社会作为物质,当然也是有其边界的。即:无论社会有多么黑暗,它也是有边界的,不可能黑得让所有人都无法活下去,那这样的社会(物质)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大多数时候,直接决定其个人命运的实际不是其身处的国家的好坏,而是其身处的家庭的好坏。这一点仍以《上海一家人》举例:试想一下,以当时旧上海滩的黑暗世道,如果若男所寄养的李家是个没良心的人家,那么为了摆脱贫困,为了白花花的现大洋,毫无疑问,李家一定会把小若男卖给早就打她的坏注意的老板娘,或者干脆直接卖给四马路上的妓院老鸨,若男一生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电影《阿甘正传》告诉我们:即使是投胎在美国,但是女主珍妮因为有个禽兽不如的父亲,直接导致她成年后误入歧途,因吸毒和滥交,感染了绝症,一生命运悲惨。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个人命运和国家真的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无论这个国家是珉主的还是砖制的,也无论其黑暗到什么程度,腐朽到何种地步。直接作用于其个人命运的,是其身处的家庭和身边的亲人。而一般情况下,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愚昧,人类都是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只有在愚昧无知的情况下,才会犯错误,所以愚昧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2020年8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