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文:《“中国人真的就需要那条鞭子!》(孟勇)【原创】

(2019-03-17 04:08:29)
分类: 我的哲文
哲文:《“中国人真的就需要那条鞭子!》(孟勇)【原创】


                     “中国人真的就需要那条鞭子!”

                
                                                                     孟   



      上海“安利门退货”事件、全国各地的翻车哄抢事件等等.......这些集体犯罪行为,铁证如山地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种族,或者至少说是一个无力自救的种族。对这些抱着“法不责众”心态的群氓而言,规矩就是用来破坏的,法律就是用来钻空子的------一个从来就不懂规矩,更不守规矩,只认识屠刀和鞭子的种族,说难听点,就是一群的猴子,要把它们管的规规矩矩的,只能通过“杀鸡给猴看”+鞭子。
  
       梁实秋在《排队》一文中讲道:抗战以前,北平车站的人们在购票时从来不排队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排队,大家都是你争我抢一窝蜂地往售票口挤,谁力气大,谁就能挤到前面先买到票!但是自从日本人来了以后,车站的秩序一下子就井然了。为什么呢?因为售票口总有个日本兵拿着鞭子来回巡视,凡是看到有不肯排队或者插队的,就二话不说立刻举起鞭子,劈头盖脸狠狠抽下去,对方挨了鞭子,马上就连连鞠躬道歉,然后就老老实实地跑到队伍的最后面排着去了。梁先生目睹这一民族丑态,痛心疾首的质问:“难道中国人就真的需要那条鞭子吗?”
  
       中国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认为还是专制制度造成的,自从秦始皇为了统治如此广大的一块国土,而创立了这套高度中央集权的制度以来,这个制度在中国有两大特点是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没有的:
  
       1、时间特别漫长,长达2000多年,而且持续不断,一直绵延至今。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是从生物的进化论的角度讲,都可以让马的头上长出角,让山羊长成长颈鹿。
    
        2、专制的程度特别的黑暗,特别的野蛮,特别的残忍,特别的酷烈。人民除了吃饭、喝水、睡觉、拉屎、放屁这点自由以外,其他一切自由都被剥夺。人民除了劳动的权力以外,其他什么权力都没有。哪怕有一顶点违规,立刻就是割鼻子、挖眼睛、剁手跺脚的严刑峻法伺候。而到了明清时代,更是到了连随口吟出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招致全家乃至全族几十口人,几百口人,被推到菜市口斩首的灭门灭族惨祸!权力真正实现了完全彻底坚决地不讲任何道理,在这样公然的为所欲为的权力面前,人命也真正达到了如同蝼蚁和草芥一样。简单地说,这套秦政使得历朝历代在实质上一直就是个大监狱。
    
       这两个要素,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在民族的进化中,朝着与人类文明完全背道而驰的可怕的“牲畜化”(“非人化”)方向发展-------又太多糟糕的、肮脏的、愚昧的、可怕的东西,已经深深地被烙入中国人的基因里:冷血市侩、唯利是图、怯懦苟且、奴性十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人格、无尊严、无理想、无审美、浑浑噩噩地活着,稀里糊涂地死去、虚伪油滑、欺诈成性、撒谎成性......中国人身上这一切的病态与丑陋的表现,都充分从间接折射出统治者的残暴与专制的可怕烈度和持久度,由此而造成的对从古至今无数代中国人心灵的摧残、践踏和蹂躏的可怕后果。因此,中国人几乎是个没有人类灵魂的种族,无论经历过什么样的国耻,遭遇过多少次的屠杀,发生过怎么样的浩劫,事后都转眼就忘,永远也唤不醒!只要统治者事后稍微做点姿态,赏给口饭吃,马上就跪下“感激涕零”、然后就“岁月静好”了。实话实说,这真是一种麻木到了已经无限接近于猪的种族了。

       因此,一直有人说中国人是劣等民族,我并不完全同意,我认为,虽然当今的中国人(至少是城市人口),吃穿住行,在物质上和欧美国家的人民别无二样,都是现代化的,其实精神上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现代化”过。
    
       鲁迅先生看透了中国人,所以他写出了《狂人日记》,看出了字缝里藏着的“吃人”二字!喊出了“救救孩子”呼声,提出了“铁屋子”的概念-------鲁迅指出了这个民族的一切,但是怎么去拯救它?他却也只能无可奈何,束手无措!我更是同样如此!
     
       我如果遇见梁实秋先生,只能会怀着同样沉痛的心情,当面告诉他实话:
    
     “中国人真的就需要那条鞭子!因为这个民族两千年来就是为那条鞭子而生的。”

                                                                                  
                                                                       2019年3月17日第一稿
                                                                                           3月19日第二稿
                                                                                            3月26日第三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