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瓦雷里《海滨墓园》详释(之一)

(2017-06-22 01:38:18)
分类: 名家经典
(博主注:本文转载自天涯论坛文学批评版,楼主是chenqitong863  


       说明:我又翻出《世界文学》1979年4月号,把30多年来做在瓦雷里《海滨墓园》边上和四周的详细阅读笔记细看一遍,重新整理,加上新的理解,结合译者卞之琳先生的注释,逐步地把“详释”写在下面,并且将不断修正改进之。
  
瓦雷里《海滨墓园》详释(之一)


                         序  
 
    在墓园狂欢,大唱知性的赞歌。纯粹的心灵洞明一切虚相之自欺,为洞明、为纯粹而豪迈。面对丛丛墓碑作厚重之思,明知虚诞而聊且一玩虚诞,心灵之纯粹不因此而杂乱。
 
     这是记录认识变迁的诗,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解脱而另辟一境,充满心灵的辩证法。有肯定,否定才有力,有了从肯定到否定之过程,解脱而另辟一境才必然。
       
                     1、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 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于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辛劳之后的平静之心如白鸽在如同无边的房顶的大海上往复翱翔,恬静而内含自足,带着苦味,又感到慰藉,静观辛劳之后的心灵收获,这收获是如波涛起伏的大海一般内蕴深富,正因如此,内心的不安与喜悦如同悸动而闪亮的波纹,在如阳光般的心灵明澈中返顾内心的如神明一样的纯粹,从此心灵走上新的探索之路,怀着丰富的感受与启示,一切都这么明净宁静,犹如阳光下波纹粼粼的海面。这是多好的酬劳啊!

                      2、
  
     微沫形成的钻石多到无数,
    消耗着精细的闪电多深的功夫,
    多深的安静俨然在交融创造!
    太阳休息在万丈深渊的上空,
    为一种永恒事业的纯粹劳动,
   “时光”在闪烁,“梦想”就在悟道。


  辛劳而得的种种思绪和闪念如钻石一般闪烁,在心灵深处经过长期的深刻的琢磨,如今灵魂已经全然主宰了它们,心间便一片安静,静静的让种种思绪和闪念进行有机的交融组合,这犹如阳光下光焰灼灼的大海,表面平静,而海面之下却有丰富复杂的交汇运动,从而构成壮丽的景观。想啊,万丈深渊,何等丰富复杂!但心灵就像太阳静静俯临这大海似的掌控与观赏着心灵的创造活动,这是感知觉的活动,又是理念的活动,是纯粹的心灵创造,创造出特殊的“纯粹”;这不可言说,如同梦境不可控制,但在时光里进行着创造,这时光不是空虚的存在,而是饱满的心灵的存在,是悟道(纯粹的理念)的时光空间。

                    3、
 
     稳定的宝库,单纯的米奈芙神殿,
    安静像山积,矜持为目所能见,
    目空一切的海水啊,穿水的“眼睛”
    守望着多沉的安眠在火幕底下,
    我的沉默啊!……灵魂深处的大厦,
    却只见万瓦镶成的金顶,房顶!

  米奈芙神殿即智慧之殿,尽管种种思绪与闪念纷繁复杂如山积,但在掌控者看来还是稳定的单纯的宝库,尽管有各种运动形态,但掌控者看来是安静的。米奈芙神又司美,这情思的宝库又是美的,理趣之美。犹如正午的日照能够穿透海水的表面而直入深处,“眼睛”能守望着思想与情感的运动和运动之成果,这些成果不再急于外现,只是安眠在光焰万丈的海面之下。沉默着,这是充实的丰富无比的沉默。它沉潜于大厦一般的灵魂深处,外表只是房顶——正午阳光照耀下的动荡海面,而这散射的光难道仅仅是阳光的作用吗?屋顶下面的纷繁情思也要不可遏制地散出智慧、美丽之光,只是不欲外露;更重要的是这光是阳光照耀而显现的,而阳光就是我——这个掌控者的理性之光,它通过显现这“光”而展现丰富巨大的美,而非纯然外露,这就是矜持。

                      4、
 
   时间”的神殿,总括为一声长叹,
     我攀登,我适应这个纯粹的顶点,
     环顾大海,不出我视野的边际;
     作为我对神祗的最高的献供,
     茫茫里宁穆的闪光,直向高空,
     播送出一瞥凌驾乾坤的藐视。

  我在时间中进行心灵的攀登,甜酸苦辣汇成一声不可言说的长叹,不可言说,故而长叹。这是心理沧桑感的喟叹,也是心灵观照历史与一切存在而必然产生的沉重喟叹。我终于完成了攀登,尽管心灵世界如同大海,但这是我的大海,是我总摄的心灵之海,我把它献给神祗,我就与神祗相接,几达神祗的高度。(神祗,据译者卞之琳说是最高意向的象征,不是任何神灵,理由是瓦雷里不信教。)用圆满自足的智慧闪光直指情思境界的高空,就凌驾乾坤,送出一瞥凌驾乾坤的藐视。纯粹的顶点是哲理的顶点,是独特历史观的观照顶点,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观照历史与人生,居高临下地观察历史长河中的芸芸众生,立足点是至高无上的,这与上帝有多大差异?

                 5、
 
    整个的灵魂暴露给夏至的火把,
    我敢正视你,惊人的一片光华
    放出的公正,不怕你无情的利箭!
    我把你干干净净归还到原位,
    你来自鉴吧!……而这样送回光挥,
    也就将玄秘招回了幽深的一半。

  夏至的火把,即指正午的太阳,又指明澈一切的神祗;心灵展露在神祗的象征———阳光之下,心灵自足而倨傲,敢于正视神祗———至理的象征,心灵与神祗,强度相侔,高度相近。心灵不怕最严苛的评判,尽管至理的评判如骄阳的强光般锋利无比。我的纯粹之心更能进一步屏蔽至理的刺戳,把评判的利箭如同反光弹回其来源之处———送回光辉。我的纯粹之心甚至足以作为至理的明鉴,以明至理之相。与此同时,也把玄秘———神祗的至理纳入我的心灵中间。

  前五节为一个单位,是回顾与认定,充满自豪与喜悦,对于心灵的丰富与健全.这是对一个繁富世界的省视,是对作为灵魂探索的成果的观照,真是难以用言辞尽说。

               6、
 
    正像果实融化而成了快慰,
   正像它把消失换成了甘美
   就凭它在一张嘴里的形体消亡,
   我在此吸吮着我的未来的烟云,
   而青天对我枯了形容的灵魂
   歌唱着有形的涯岸变成了繁响。

  于此一个陡转。心灵探索的成果尽管来之不易万分珍贵,但是在品味的同时也就伴随着消逝。什么不会消逝呢?即使再心爱的也要消逝,往往是生就是死。这不是悲观,而是达观。 
    
      由此消逝之感联想到我的未来,它必将消逝。
     
      也许心灵探索及其成果形成的“繁响”在我消逝后还会残留一段时光,有形的人生和心灵枯了形容,最终消逝了,只留下不清晰的混杂的“繁响”。
   
       那么我的艰辛探索成果就是速朽的,绝对不是不朽的。那么,作为,它不是很可悲哀吗?如果诗人局限于此,那就小了。“青天对我枯了形容的灵魂 歌唱着有形的涯岸变成了繁响。”青天无情,对着枯了形容的灵魂和有形的涯岸变成了繁响歌唱;青天不偏爱,不特别惠顾,青天的无情是因为它把产生与消逝看惯了,看成常规之事了。

      这对人有启迪:产生与消逝不就是寻常事吗?何必感伤?

                 7、
 
    美的天,真的天,看我多么会变!
    经过了多大的倨傲,经过了多少年
    离奇的闲散,尽管是精力充沛,
    我竟然委身于这片光华的寥阔;
    死者的住处上我的幽灵掠过,
    驱使我随它的轻步,而踯躅,徘徊。
 
 “美的天,真的天”即纯粹的顶点,我自认为与之偕齐的理念与情思的蕴涵者。现在我已经变了,不在像起先那样倨傲于心灵探索的成果。我的探索确实是一种闲散,尽管是不同寻常的闲散。
    尽管我来日尚多,可是已经把心灵牵挂在死亡境界。同时我又感到死者住处显示了特意的光华——特殊的意味,需要我也像幽灵(或我的SPIRIT)与之相伴相随,在寥阔的墓场上踯躅,徘徊。
    死亡境界似乎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当下我迷茫,还没有捕捉到意义的线头,我的心灵在踯躅,徘徊,我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我不安于这个状态,我在失落中,在巨大的落差中。

            8、
 
     啊,为了我自己,为我所独有,
    靠近我的心,靠近诗情的源头,
    介乎空无所有和纯粹的行动,
    我等待回声,来由内在的宏丽,
    苦涩、阴沉而又嘹亮的水池,
    震响灵魂里永远是再来的空洞。

  在严重的失落与迷茫中,我能够依赖和凭借的只有我的心-------诗情的源头,这纯粹的情思活动的场所。我走向它,呼唤它,向这宏丽的内在,这各色感觉繁富的灵魂深处寻求回应,对我的新探索意愿发出支撑的响声,推动我挣脱失落与迷茫,使我的灵魂对于未来的探索永远是空洞,从而获得容纳的可能。诗人即依赖又力图摆脱已有的情思状态,其中的肯定已非原貌,在新的探索意愿的牵引下,对以往只是消极的依赖。这真是人要向前走,不免一回头。要转向,一定要把视线转向外界。至此,这种转向的力的积蓄已经充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童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