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2019-05-22 07:56:01)
标签:

郴州行

义帝陵

楚汉之争

国宝单位

史记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来郴州的一个必游之地是义帝陵。义帝陵是秦末义帝之陵墓,距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既是郴州设邑历史的最早见证,也是郴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义帝姓熊名心,是战国楚怀王熊槐之孙。据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随后六国群雄起而反秦,天下纷争。项羽的叔父项梁带领的义军也是群雄之一,他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为顺应民意、壮大声威,从民间找到“为人牧羊”的楚怀王的孙子心,立为楚怀王,名义上成为各路义军的领袖。当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结果刘邦的军队最先破咸阳,秦灭。项羽后到,他所做的事就是屠咸阳,大肆掳掠,“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然后东去。继而违背楚怀王对诸将的约定,为了自己当王,将天下大肆分封,共封十多个王,封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项羽恐负违背约定的恶名,乃佯尊熊心为义帝,以塞人口。究其实,此时义帝对于项羽来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乃设法抛弃之。次年,他假借“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之名,“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并派九江王黥布弑义帝于郴城穷泉。郴人怜之,遂葬于城邑西南边后山。项羽弑义帝,是一个昏招,使自己处于政治伦理上极其不利的位置,而让对手捡到群起而攻之的口实。谋士如云的汉王刘邦,当即派王陵、周勃、樊哙三人来郴发丧,建造至今犹存的义帝陵。同时,刘邦站在政治的制高点,昭告天下,以项羽“大逆不道,弑君不臣”的罪名,缟素三军,会盟诸侯,共同讨伐之,由此持续三年的“楚汉之争”爆发,一场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历史风云拉开序幕。血腥征战的结果,是项羽被围垓下,“霸王别姬”,自刎而亡;刘邦扫平所有地方势力,建立大汉王朝。(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义帝陵虽经兵燹荒年,王朝更迭,而一直被保存下来,并有过多次修葺。1918年陵曾被驻郴湘军总司令谭延闿盗掘,后复原状;文革期间又遭劫难,墓被推平,所有建筑被毁。1989年修复,2006年又经过修葺,成今天的面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近6亩。

义帝陵位于郴州市繁华的文化路和国庆路之间,有两个入口,东入口在文化路,西入口在国庆路。我们从东入口进入,抬头仰望,在40多级台阶之上,是高高矗立的一个庄严华美的牌坊,上书“义帝陵”三个大字,两侧是两副鎏金楹联。上到平台,回望牌坊,也有两副鎏金楹联,内容都贴紧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表达今人对历史人物的品评轩轾。

和牌坊相对是一面墙,上面是一幅义帝迁郴的白色石刻浮雕。

欣赏了浮雕,从一侧的入口进入,须在值班室登记参观者的身份证号,然后得以免费参观。

义帝陵的主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我们从南面进入参观,最先看到的是“义帝祠”,该祠五开间,黄色琉璃瓦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华丽。义帝祠中供奉义帝的铜像,周围绘有《楚汉风云》壁画。在义帝祠前面陈列香炉,两侧是东西厢房,其中东厢房展示义帝的有关史料。穿过义帝祠,有两座护碑亭分立东西两侧,亭子里面分别矗立义帝碑原碑和复制碑,原碑北面刻的是北宋嘉佑四年(1059)的《义帝新碑》,南面刻的是元至正五年(1345)的《重修义帝庙记》,但是用玻璃罩起来保护,看不清楚了。复制碑复制的就是这两通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碑文。

义帝祠后面有一条宽3米、长16.7米的神道和义帝陵连接。神道两侧陈列三对镇墓石兽,为辟邪、独角兽和石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郴,旧县也,桂阳郡治也,项羽迁义帝所筑也。县南有义帝冢,内有石虎,因呼之为白虎郡。”

义帝陵冢位于墓道的最北面一高台之上,坐北向南,土堆高5米多,前面立两米多高的石碑,书“义帝之墓”四个隶体字,高台周围筑有石栏杆。墓前还有一对大理石华表。

毋庸讳言,义帝陵历经破坏和重修,保留至今实属不易,但是也距离其原先的面貌越来越远。即使如此,它仍然是郴州最重要的古迹,远道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在瞻仰的过程中,追思2200年前的历史风云,品评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总会给人以怀思和启示。

义帝陵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写得精彩:

酹酒招魂自有三侯来岭北,

别姬看剑更无匹马渡江东。

上联写刘邦派遣王陵、周勃、樊哙三人来郴为义帝发丧、筑墓,收拢人心,赢取政治本钱;下联写霸王项羽最后的下场,兵败东城,别姬自刎,悲惨收场。这两件事看似无直接联系,其实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所谓事所必至,理有固然。

在楚汉之争初期,本来楚强汉弱。但是项羽自恃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因而“自矜功伐”,“欲以力争经营天下”;本来身边有亚父范增辅助,却中了刘邦谋士陈平的反间计,将范增逼走,自此更加缺乏出谋划策的人。因此太史公在《项羽本纪》篇末也深深为之悯叹,写道:“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作一绝以记之:

    谒义帝陵感怀

楚虽三户必亡秦,拥立怀王聚人心。

一自范增乞骸骨,乌江刎别缘自矜。

                         2019521日)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郴州行(二):千载郴州义帝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