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村半日游轻松逛欧洲

标签:
华为东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研发基地欧洲小镇 |
分类: 游记 |
溪村半日游
2018年7月1日有一条消息引发广泛热议:华为深圳坂田基地正式搬迁至东莞松山湖。这意味着,华为在松山湖投资100亿打造的终端基地正式亮相,8000多名员工浩浩荡荡开进刚落成不久、堪比5A级景区的“欧洲小镇”上班,此事确实成为当时吸引眼球的新闻。但是,其后这占地1900亩的华为“欧洲小镇”不轻易接受参观,外界难得一睹真容,因此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五一假期中我们好不容易得到参观的预约,机会不容错过。5月2日早上我们和小芳两家人到圣丰盛宴酒楼饮早茶,然后就开车前往。抵达后光凭预约短信还不够,每人还需凭身份证打印参观卡片,才顺利进入参观。
这个“欧洲小镇”正式名称是华为松山湖溪流背坡村(简称溪村),位于松山湖高新区南端,松湖之畔。2014年动工,分4期建设,2018年完成了第1、2期。目前已经有1万多人在里面上班,全部建成后可容纳2.5万名研发人员在这里工作。全部建筑采用的是欧洲经典建筑风格,分为12个建筑组团、即12个小镇。这12个小镇各有名称,分别借鉴欧洲不同国家的特色小镇或街区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来打造,现已建成8个,即:E区格拉纳达,借鉴西班牙格拉纳达的伊斯兰和地中海建筑风格;F区巴黎,借鉴巴黎国际大学城的富丽堂皇建筑风格;G区维罗纳,借鉴意大利维罗纳的罗马特色和威尼斯水城的特点;H区克伦诺夫,借鉴捷克克伦诺夫的波西米亚和巴洛克风格;J区弗里堡,借鉴瑞士富有历史感的古城和修道院建筑风格;L区海德尔堡,借鉴德国历史悠久的海德堡大学的建筑风格;K区勃艮第,借鉴枫德内修道院和昂诺克西奥街区的建筑风格;M区博洛尼亚,借鉴意大利建筑风格,吸收文艺复兴时期的柱廊和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此外,还有A、B、C、D四个区在建设中。
在这已建成的8个欧洲小镇之间,是广袤的绿野、河流和坡地,自然生态十分优美。小镇间有人行小径和绿道连通,还建有长8.7公里窄轨铁路,将各个小镇连接起来,每个小镇都设有一个火车站,列车五六分钟一趟,全程约十二三分钟,方便员工通勤。红色的小火车从瑞士引进,内外装饰都极富古典美。坐在车厢内木制的椅子上,随着火车的开动,展望窗外景色变化,真有置身欧洲城镇和乡野的感觉。
建筑设计师很好地借鉴了欧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经过园林师精心设计的整个自然环境,溪流、坡地高低错落,绿野开阔舒坦,处处树木成荫、芳草茵茵,绿意盎然、鲜花盛开,而又纤尘不染,空气清新。举目瞭望令人赏心悦目,这里哪里像工作场所,简直就是一个比五星级景区还五星级的大花园。进入溪村,令人仿佛来到欧洲,触目所及,都是一组组颜色不雷同、设计样式千变万化的欧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风格的建筑,无论城堡、楼群、桥梁、钟楼、尖塔,无处不显示欧陆建筑风格之美。而所有的建筑除高高的尖塔和钟楼外,高度一般只有二至四层,既没有现代都市摩天大楼给人造成的渺小感,也没有高楼林立给人所造成的逼仄感。艺术装饰是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设计师巧用心思,在路旁或建筑物的适当位置,陈设许多雕刻精美的大理石人像或动物雕塑,有的是单件雕塑作品,有的则是大型的群雕,每一件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风格,都是上档次的艺术品。各种灯柱、路标及徽章等装饰,都无不突显浓浓的欧味。
我们先到H区的克伦洛夫小镇,停放好小车,然后随意在各种造型和颜色不同的建筑中穿行,在绿地中漫步,观赏迷人的自然风景,又坐了两次小火车,在巴黎小镇参观了员工餐厅、工作场所。在小镇里面上班的华为员工,既有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又有配置合理、雅致洁净的生活设施,餐厅、咖啡馆、健身房、会议室、茶水间一应俱全。我们看到,餐厅的菜牌上显示各种套餐和食谱,品种多样,价格实惠。假如不是已经在别处预定了晚餐房间,我们都很想在这里尝试一餐华为的工作餐。
在东莞松山湖溪村上班的主要是华为的研发人员,他们可都是华为的“大脑”,入职的门槛很高。华为公司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珍惜。这些研发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利用闲暇的时光,可以随时亲近自然,或在健身房健身,以放松大脑;也可以在咖啡馆品咖啡、闲聊,在无拘无束的闲聊中或许会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创作的灵感。
我们大约在里面游览了两小时,遗憾的是参观过程一路有雨,后半段雨还较大,所以只能坐在小火车上观景。最后我们坐小火车回到克伦洛夫小镇,然后开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