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都纪游:(五)洛阳博物馆

(2015-05-16 16:42:04)
标签:

古都纪游

洛阳

洛阳博物馆

河洛文化

文化名城

分类: 游记

http://s11/mw690/0031luPYgy6SjuQV7Oqca&690

 

 

古都纪游:(五)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是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我国地方博物馆中名居前列。

    4月21日上午,我们在隋唐遗址植物园观赏了牡丹花之后,就近来到洛阳博物馆参观。

    洛阳博物馆新馆位于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原洛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5月,位于洛阳关林。2007年底洛阳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于2009年2月建成,2011年4月1日对外试开放。新馆建筑雄伟壮观,馆名沿用董必武题字,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其地点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

    打开中国版图可以看到,洛阳居于中国的中心位置,历史上被誉为“河山控戴,形胜甲于天下”。从殷商、西周、东周至后唐、后周先后13个王朝建都洛阳,历时1500年,因此有“河洛为王者之里”的说法。“河图洛书”开启了中华文明之门,周公制礼作乐,儒学、理学在这里创立,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因此北宋司马光有诗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河洛文明”,位于展馆一层,分三个展厅。展览以时间为序展示河洛文明在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的发展历程,荟萃历代文物精品,其中重要展品有商周青铜器,“原始青瓷”,春秋时期的“齐侯宝盂”,西汉的彩绘壶和北魏王侯的仪仗俑以及绚丽多彩的唐三彩等等。展品中有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一些孤品,有相当一部分为首次展出。陈列辅以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专题陈列位于展馆二层。新推出的《洛阳文物精品陈列》由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五大部分组成,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其中有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其他展览还有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书画馆、慈宁宫佛教文物馆、国际国花摄影展等。

    各地的历史博物馆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是距离历史真实和真理最近的地方。“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参观各地历史博物馆是观古照今的最好途径。多年来我们到祖国各地旅游,其中必到的一个地方就是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现在各地都重视文化建设,舍得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博物馆。笔者所在的东莞市多年前就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近10年来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的综合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已达到30多家,形成了网络健全、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这只是一个例子。像洛阳这样投入3.5亿元、占地300亩建设一座综合历史博物馆,也确实属于大手笔,和洛阳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称。一般来说,在许多地方博物馆里往往观者寥寥,多数市民似乎还未形成到博物馆浏览学习的习惯。但是我们在洛阳博物馆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景象,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老有少,并且看来都是本地市民。说明当地市民也都很喜欢这座博物馆,同时为洛阳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而感到自豪。

    参观完洛阳博物馆已经将近1点,打车回来在下榻的酒店附近下车,然后步行到永和豆浆吃饭。饭后回酒店休息。

                             (2015、5、15)

 

http://s11/mw690/0031luPYgy6SjuZmkXwda&690
隋唐洛阳城地图


http://s9/mw690/0031luPYgy6SjvjOGSY78&690
五万年前的大象牙化石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vtPhZz45&690
中国第一龙——嵌粘绿松石龙形器


http://s2/mw690/0031luPYgy6SjvvPhPX11&690
商代铜斝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vxQGgde5&690
商代目云纹铜尊


http://s16/mw690/0031luPYgy6SjvAUNMrdf&690
子申父己鼎


http://s13/mw690/0031luPYgy6SjvOpjhqbc&690
兽面纹铜方座簋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vQP7lrd5&690
“内白”提梁铜卣


http://s12/mw690/0031luPYgy6SjvSz48j3b&690
西周铜编钟


http://s11/mw690/0031luPYgy6SjvUG6sG1a&690
齐侯盂


http://s9/mw690/0031luPYgy6SjvXsJPac8&690
齐侯盂铭文


http://s13/mw690/0031luPYgy6Sjw1gnWkcc&690
战国蟠螭纹铜鼎


http://s9/mw690/0031luPYgy6Sjw3KW0M98&690
春秋龙纹铜方壶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w69hD795&690
春秋时期青铜器


http://s16/mw690/0031luPYgy6SjwbtW0v8f&690
战国狩猎纹铜壶


http://s9/mw690/0031luPYgy6SjweTE2Q38&690
唐代三彩牵驼俑,彩绘载丝骆驼


http://s12/mw690/0031luPYgy6SjwhczUvab&690
唐代三彩牵驼俑,三彩骆驼


http://s7/mw690/0031luPYgy6SjwrLTls06&690
唐三彩白釉马


http://s9/mw690/0031luPYgy6SjwucQOY68&690
唐绿釉载丝骆驼


http://s2/mw690/0031luPYgy6SjwwSEpPf1&690
唐三彩马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wzwGt7a5&690
彩绘镇墓兽


http://s13/mw690/0031luPYgy6SjwBAZ2Y9c&690
长柄焚香铜炉,唐代洛阳龙门神会墓出土


http://s9/mw690/0031luPYgy6SjwE1tW0b8&690
唐代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


http://s4/mw690/0031luPYgy6SjwGHumL03&690
苏轼真迹《书和靖林处士诗后》


http://s7/mw690/0031luPYgy6SjwIsg7Ab6&690
吴熙载书《崔子王座右铭》。释文: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无念,受施慎无忘。


http://s10/mw690/0031luPYgy6SjwKltixe9&690
世誉不足重,惟人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wM1Slfb5&690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途,老氏忌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http://s15/mw690/0031luPYgy6SjwNKykece&690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http://s8/mw690/0031luPYgy6SjwQ6EvR27&690
唐代三彩灯


http://s4/mw690/0031luPYgy6SjwSvzIT93&690
宋代白釉黑花鸭戏纹梅瓶


http://s11/mw690/0031luPYgy6SjwUyRya4a&690
唐代白釉双龙尊


http://s2/mw690/0031luPYgy6SjwX6z2V81&690
西周叔牝铜方彝


http://s6/mw690/0031luPYgy6SjwZDMMdc5&690
战国错金银铜鼎


http://s1/mw690/0031luPYgy6Sjx1R4sgf0&690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


http://s2/mw690/0031luPYgy6Sjx4bbZTb1&690
商代母鼓(该字打不出,写法:上鼓下女)铜方罍


http://s4/mw690/0031luPYgy6Sjx6XbBp63&690
夏代乳钉纹铜爵


http://s8/mw690/0031luPYgy6Sjxc6mYT47&690
前来洛阳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老有少,并且看来都是本地市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