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大地行(17)——培田古镇之一

标签: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
分类: 国内——其他 |
随心所娱的博客
培田古镇之一

我们首先从培田古村的北边开始进去,沿着村里一条主路向村子南面游览。村子里的主路是一条南北向的古道,大约1000多米长,其中有些小巷子可以通往东西方向。
培田古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被称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培田古村始建于南宋,现今的村居较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千米古街保存着30余栋“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个书院、5个庵庙、2座圣赐跨街牌坊,其中,国家级保护文物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参考网络编写】

宋元时期,文天祥的部将傅正先的后代在培田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为避战乱,吴姓开基之祖吴八四郎,由浙江辗转前往宣和培田,开创了闽西客家吴姓一脉。明清时期,培田便是长汀、连城两县官道上的驿站,清乾隆后,一批权贵涌进培田造豪屋,建祠堂,奠定了培田作为“客家文化博物馆”的规模。培田古镇北靠冠豸山,前有笔架山,还有武夷山南脉,村中有一条小河叫河溪源,三山环抱绿水环绕,绝对的风水宝地【参考网络编写】


这里是继述堂,又称大夫第。始建于1884年,历十一年建成,是培田规模最大的“九厅十八井”合院建筑,有18
个厅堂,24个天井,72个房间,共占地6900平方米。房主吴昌同父子诰封“奉直大夫”“昭武大夫”,故又称“大夫第”,继述堂门前遗存一对石狮石鼓,两根纹龙旗杆。【摘自网络】




上图:久公祠是奉直大夫吴九同的公祠,又称“敬承堂”,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特别是门槛上方的五重斗拱精妙绝伦,有大唐遗风。这种双重门槛设计很少见。这里也是一个著名打卡地。【参考网络编写】


上图是都阃府,它是古村落最漂亮的建筑,其主人就是吴拔桢。光绪帝赐予荣恩石牌坊,并允许其建造豪宅,太特许在府前树一对五爪盘龙旌旗表。可惜多年前一场大火烧毁了都阃府,现仅存府门框架,据说门联“秉义飞声闽嵩,教忠翼卫神京”是慈溪太后亲赐。【摘自网络】

这一对龙旌表,象征着昔日吴氏主人的荣耀。

下图:“都阃府”旁边就是“衍庆堂”,衍庆堂是培田村现存最老的的屋宇,是吴家总宗祠,由培田六世祖吴郭隆修建于明景泰年间,原为住屋,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扩建为郭隆公祠,始取名为“衍庆堂”。衍庆堂是培田村祭祖、打醮、集会等活动场所。【参考网络编写】

下图:进士第又称务本堂,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清武进士吴拔桢的祖屋。

衍庆堂内设的戏台是祭祖的重要活动场所。节庆期间,举办本地传统戏曲表演活动。


幼稚园小朋友在古戏台合影。

古村长达千余米的古街,东面广布民居古宅,西侧则集中了二十多座公祠。下图这是八四公祠。墙壁上爬满了藤类植物,非常别致!


走到村子另一头,这里有个小山顺便上去看看,以下照片都是在小山坡上拍摄的。


欢迎博友光临指导!感谢浏览点赞!
前一篇:八闽大地行(16)——冠豸山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