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春色(15)——三清山之三(三清宫景区)

标签: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山旅游 |
分类: 国内——江西 |
随心所娱的博客
皖赣春色(15)——三清山之三(三清宫景区)
上图这是去龙虎殿中的路口,这是只老虎吧?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就没继续前行去看龙虎殿。


下图这颗“伞”状的松树非常茂盛,层次分明,完全可以媲美黄山松。


上图这个不高的小塔就是风雷塔,始建于宋代,塔身6层。高约1.96米,可以称为袖珍塔,它位于龙虎殿北面悬崖边上,主要是为避山口之风而建的。

三清宫坐落在苍松翠柏环抱中,三清山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海拔1533米,东倚聚仙台,西邻演教殿,男靠九龙山,北踞龟背石,占据了三清福地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是三清山道教的标志性建筑。因殿内正中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河太清太上老君三位道教正神而得名。【摘自网络】可惜前面的竹子干枯发黄了,有点儿大煞风景!


下图这颗“伞”状的松树非常茂盛,层次分明,完全可以媲美黄山松。


上图这个不高的小塔就是风雷塔,始建于宋代,塔身6层。高约1.96米,可以称为袖珍塔,它位于龙虎殿北面悬崖边上,主要是为避山口之风而建的。

三清宫坐落在苍松翠柏环抱中,三清山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海拔1533米,东倚聚仙台,西邻演教殿,男靠九龙山,北踞龟背石,占据了三清福地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是三清山道教的标志性建筑。因殿内正中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河太清太上老君三位道教正神而得名。【摘自网络】可惜前面的竹子干枯发黄了,有点儿大煞风景!

上图隐约能看见宫门上方悬挂暗红色的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立的“三清福地”匾额一块。放大后才能看的清。


虽拍了告示牌,但不够全面还需补充一下,三清山的名字由来: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自古以来 被称为“仙山福地”。其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

三清山附近有三处水池,天然低洼聚水而成,这是“涵星池”,水深清澈见底,是三处水池最大的一个,据说以前是三清道观的重要水源。它位于三清宫西面,紧靠“涵星池”还有“清华池”、“净衣池“,三池合一,并养有五色鲤鱼。
下图这是飞仙台塔,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通体用花岗岩砌成。它将佛、道两教建筑形制的特征符号巧妙地融合于一身。飞仙台是道教迎仙、会仙、飞仙的重要建筑。

紫烟石位于三清福地西北侧,天门峰西边海拔1568米的山岗上,是一块突兀而立的花岗岩奇石,它原名叫香炉石,据传晋朝的葛洪和李尚书在此结庐炼丹,铸铁炉就设在这块石头上。到了明朝景泰、天顺年间,三清山道教建筑被重修,此石被列为先天良卦的象征建置,改名“紫烟石”。它是三清福地的制高点,有很陡的石阶可以上去。站在紫烟石上俯瞰远山如黛,莽莽苍苍。【摘自网络】


回望三清福地,现三清宫为明代所建,坐南朝北,前殿后阁,站在这个高度看的清楚,原来是两座建筑,前殿高5.38米,后阁比前殿地基高2.3米,两店总面积206平方米,包括附属建筑共占地1750平方米。三清宫前殿供奉道教三位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上清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太清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后阁为观音堂。由于这个团里就我与另一同伴到达三清宫,其余的因体力不支提前下山,我俩走的路最远用时也最长,眼看离约定下山时间不多了,怕让大家久等,就没来得及进宫参观。只是匆匆在外面拍拍照就急忙走了,开始都没注意到后面还有观音堂。

能被称为"天梯"之石果然不同凡响,圆润巨大。光滑没有下脚的地方很难攀爬!

离开了三清宫,继续沿着西海岸往山下走,景色越发漂亮了。

看层峦叠嶂,惟余莽莽。


虽然是春天,竟然出现了只有秋天才有的“红叶”,不是枫树,却是松树,实属罕见,人品爆棚恁地了得!


真得佩服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能力,愣是在悬崖峭壁上搭建了一条道路。


游览完三清山,我觉得黄山的松之秀与三清山的石之奇,令人啧啧称赏,赞叹之余过目难忘!
下图这是”猴王观海“景点,又称”猴王献宝“。
欢迎博友光临指导!感谢浏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