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失落的文明(1)崩密列之一

标签:
柬埔寨暹粒省崩密列乞讨得儿童旅游 |
分类: 域外——东南亚 |
随心所娱的博客
崩密列之一——乞讨得儿童(重发)

我们一行九人于2012年12月24日下午18:30从大连飞到广州,中间经停好像是南昌,到时已经23:30,机场大巴接送我们到宾馆住宿,第二天上午再从广州到暹粒。这是12月25日早晨6点多钟在广州白云机场拍摄的,准备乘南航8:45的飞机到柬埔寨,这是我第二次出国。





到了暹粒,暹粒是柬埔寨暹粒省的首府,位于金边北面约311公里处,距离泰国边界152公里,人口大约85000人。中巴接上我们出了机场,直接去酒店,吴哥卡马拉酒店(Khemara Angkor Hotel)离机场大约12公里远。我们此行主要是参观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

我们的导游陈小姐是华裔,出生在柬埔寨,祖籍广东东莞,属于柬埔寨第四代华裔,自我介绍说从来没有走出过柬埔寨,更没有去过中国。但汉语说得挺溜。聊天时邀请她以后有机会到中国看一看,最起码得到故乡广东转转。我们第一站去的是崩密列。据说旅游团一般都不安排去这个地方,主流是游览大小吴哥城,因为这里离吴哥窟大约40公里远,我们来这里是赠送的项目。

下图是崩密列的护城河。由于我们去的时候是旱季,护城河的水非常少,更没见着荷花。崩密列意为“荷花池”。


蛇神被视为柬埔寨国家起源的神圣象征和王国的兴盛的保护者,柬埔寨人们把蛇奉为吉祥、平安、力量和守护的象征,七头蛇神的图腾在神庙、宫殿的门口随处可见。传说五头蛇是水神,七头蛇是保护神,九头蛇则是至高无上的皇族象征。



在进入崩密列的路上有很多乞讨的儿童,并且在以后去的各个景点都能见着这样的儿童,别看他们没念过书没有什么文化,可是会说好几国语言,什么汉语、英语、日语等等。路边这个姐弟俩,见我们大部队过来,伸手不停地重复说着带有“山东腔”口音的汉语“我要糖果”,“给我糖果”。


“人之初,性本善”。下图这个小男孩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竟然舍得把手里仅有的的一点面包要送给我们,来换取糖果。

我们临出发之前在网上查到只要带一些糖果和兑换1美元就可以了,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送给了小女孩。

得到了糖果的小女孩开心地做了鬼脸,高兴极了。看到这一幕不免心头发酸,这个年龄段正是在学校或幼儿园里学习、游戏的童年,而我们应该给他们带学习用的铅笔、笔记本和文具盒之类有关学习的东西,仅仅是得到了一块糖就高兴的这样了。再说小孩子吃了这么多的糖果对牙齿也不好啊!所以同行的我们都认为,如果下次再来一定多兑换一些美元给他们。



继续往前走,又遇见姐弟两。不过没有要糖果,只是在自顾自的玩耍。

崩密列大约建于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即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这座印度庙宇是用于供奉湿婆神的,它虽然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可它一些雕塑是反映了佛教主题的。崩密列所处位置比较荒僻,庙宇内遍布树木,许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夺。石块横七竖八,一片狼藉,房屋,围墙都已损毁的很严重,在上面又重新长出了百年以上的大树,以至于后期都无从下手,无法修复。眼前的一片废墟惊呆了我,这个在丛林里经历了千年的废墟,尽管满目疮痍,但那些雕塑仍然精美如初,使人感到岁月的沧桑,这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废墟!那么繁华鼎盛时期的的吴哥为何一夜之间消失了?因为1431年暹罗(现泰国)攻破了真腊(现柬埔寨)的国度吴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从此被遗弃,导致没落荒废了。【参考网络编写】




这些高大的卡波克树(柬埔寨人称蛇树)。这种树繁殖力强,根系非常发达,它的根系扎根于建筑物本体,虽然”蹩“倒了很多建筑物,但又把有些建筑物”拢“了起来(相当于固定住),使之始终保持这种平衡状态。



欢迎博友光临指导!感谢浏览点赞!
前一篇:啼笑皆非但还得支持和理解
后一篇:探寻失落的文明(3)崩密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