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佛国——普陀之二

标签: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旅游 |
分类: 国内——浙江省 |
随心所娱的博客
海天佛国——普陀(二)






拜佛完后从西山门出寺院,一定别忘了走海印池上的福(瑶池桥)禄(湖心亭桥)寿(永寿桥)三座桥。


海印池池周围设有古色古香的石雕栏。池上有三座石桥,中间的那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





下图这座漂亮的单孔石拱桥叫海会桥。









出了普济寺一直往前走就是紫竹林。提起这个紫竹林也有典故,接着上集来说东海龙王把两个乌龟点化成石后,亲自找到观自在问她,你有何能力(本事)能把这里作为你的弘法道场?意思是你有什么法力施展出来让我看看,观自在听后,拿起杨柳枝往旁边的石头一指,结果石头上立刻长满了紫竹,龙王看完后心服口服,便将小岛让了出来。其实最早的时候紫竹林不是因为真的紫竹而得名,确切地说是因为石头上布满了紫竹的纹路而得名。【部分摘自网络】


上图这个小亭子叫澹澹亭。应出自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东邻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而得名。在亭中小憩,享习习海风,观沧海,听潮音轰鸣,浩瀚烟波,阳光下,莲花洋面五色斑斓,彼岸珞珈“卧佛”分明可见。




下面这栋建筑就是不肯去观音院。



相传在唐朝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俸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像准备回国。当商船开到普陀山附近时突遭狂风怒涛,海面出现很多铁莲花导致船无法前进。观世音菩萨在梦中告诉慧锷:“汝但安吾此山”,观世音菩萨不肯去日本,于是慧锷就把观世音菩萨安置在观音洞侧礼拜而去。山上居民张氏便将菩萨请回自己的住处供奉,并建造这座“不肯去观音院”。说慧锷奉请观音像是给他留面子,其实慧锷是从五台山偷来的观音像,幸亏菩萨法力震慑住了慧锷,才得以留在普陀山。【部分摘自网络】
欢迎博友光临指导!感谢浏览点赞!
前一篇:海天佛国——普陀之一
后一篇:海天佛国——南海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