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塞尔维亚自由行(十四)

标签:
贝尔格莱德圣萨瓦旅游杂谈 |
圣萨瓦教堂始建于1935年,因二战爆发而中断,1984年至1992年重建,穹顶建造完工,又因南斯拉夫解体再次中断,2000年至2003年再修建,教堂外部建造基本完工。但内部工程至今尚未结束。圣萨瓦教堂是世界最大东正教堂,它是塞尔维亚及贝尔格莱德的地标性建筑,洁白如玉大理石和花岗岩筑成的外墙撑起绿色的半圆形穹顶,顶部的镀金十字架高达12米。圣萨瓦教堂主要是为了纪念塞尔维亚大主教圣人圣萨瓦而建。圣萨瓦本名叫拉斯特-尼曼雅,是塞尔维亚中世纪王朝的开创人斯特凡-尼曼雅一世的三儿子,也是他最小的儿子,谁知这小王子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对权力毫无兴趣,二十岁就前往希腊圣山阿索斯山修行,还改名为“萨瓦”,老国王起初颇为不满,但随着大儿子篡位未遂被伏,老国王也对王权争斗心生厌倦,将王位传给二儿子后便前往希腊与小儿子一同修行。萨瓦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建起了塞尔维亚的主教区,创立了塞尔维亚国家已知最早的一部宪法,从此塞尔维亚人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才能在以后多次战争中不懈斗争。于是萨瓦也被封为“圣萨瓦”,在塞尔维亚人心中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现在的教堂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
一楼大厅未完工有些地方搭着脚手架遮着纤维布正在施工,似乎只有穹顶建好了。
在大厅侧面有一个路口可以下到地下一层,来到这里我们每个人只能情不自禁发出“哇——呃,哇——呃”的惊叹声,说句夸张的话“简直是惊掉了你的下巴,亮瞎了你的双眼”,在她面前我真的找不出来用什么词儿来赞美了,翻修一新的教堂地下一层精美无比,地宫的墙壁上甚至是屋顶上都画满了以圣经为主题的壁画,熠熠生辉,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圣萨瓦大教堂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没有熟读圣经的人,这里有些故事根本不了解,先别管这些只是贪婪地照单全收回来在慢慢消化,只见大家都仰头一通狂拍,生怕漏掉一个似的。抱歉圣经的故事我也不懂,只能按照我拍的顺序一张一张上图。
光上图不讲话不行,看看下图找到话题了,请看这位先生只是抬头看而不拿出手机(不要求他拿相机,拿手机顺手的事儿)拍,光看不行,你必须拍下来,否则当你离开这里就会全部忘掉,再说美丽的东西的用语言你是不能直观地表达出来,影像才更有直观的表现力。
所以说我们要提倡旅行,而不要仅仅是旅游。至于二者区别在哪,个人理解为:旅行是设身处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中,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并作出记录,这就是写博和游记的必要性,为自己回忆、为别人出行提供帮助和参考的需要。旅游我理解即是走前不做攻略“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一通拍照”回到家里,“统统忘掉”。我为什么理解的这么透彻深刻,因为刚开始出行我就是纯粹旅游,走马观花不记录不整理,回来后别人问:都去哪里啦、景色美吗,有什么令你印象较深或有特色的地方等等,我却一问三不知,像没去过一样,这样的旅游有何意义?正所谓我提倡旅行,常言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就大错特错,并索然无味了,其引申义就是行千里路的收获就像读了一万卷书的效果似的,人生莫不如此,不做匆匆过客,要做有心人要有积累有体会有心得有收获。如此才能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还是有些意犹未尽。人都有老的时候,当你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不能满世界疯跑,躺在床上时,再看看你的这些博客和游记时该多么的惬意、多么得有满足和成就感啊!
讲圣经的故事外行,谈人生讲励志还可以。跑题了,扯远了,言归正传,继续上图。
出来时拍的
外面有个小夜市,卖纪念品的,食品饮料的,针织品,还有一些小饰品和生活日用品等。
想起来《父亲》那首歌: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儿那拉车地牛......
欣赏刚拍的照片
与摊位上的摊主交流分享地宫里拍的美图。
好奇地、张大嘴巴地欣赏着
一起合个影,塞尔维亚的人很热情很友好!
继续往前走是音乐喷泉
人们都希望有一双飞翔的翅膀
精神上接受了一场绘画艺术熏陶,我们才觉得有点饥肠辘辘,得找地方填饱肚子。于是坐了两站巴士到共和国广场下车
广场上有一尊是米哈伊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骑马雕像,主要是为了纪念他卓越的功勋和政绩。雕像的后面就是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它于1844年5月建成,是塞尔维亚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现有藏品四十多万件。
我们想过马路找地儿吃饭,见对面等红绿灯的三位女郎都是黑衣蓝色牛仔裤,整齐划一,引人注目
这条街有不少吃饭的地儿
我们找一家店吃红酒牛排,就是这一家了
经过大门进入院子就到饭店了。
找一张桌子坐下。
今晚客人不多,有很多空位子。周围有人边吃边聊。
自认为本博是最全的圣萨瓦圣经故事图片博客,码字拍照修图不容易很辛苦,感谢诸位光临浏览!祝身体健康!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