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
(2013-01-05 20:46:06)
标签:
总结性资料 |
分类: 总结性资料 |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6、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4.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25× 17×4
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
(6+4)×5
(二)探究新知
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
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足量的感性材料,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获捐
达到水到渠成。)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
数和乘数的位置。)
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
数可分别用o、b、c表示。然后,让学生说明算式的意义。这时,教师再提醒学
生还有没有别的写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答出a×b×c=a×(b×c)问学生根据是什么?(乘法交换律,或用相乘来解释)
们观察我们练习的乘法结合律,在运算上有什么特点?
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100+2)×43
用了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生有些经验,再加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学
生知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自己学会新知。)
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
4.选择题:
(1)28×(42十29)与下面的(
①28×42+28×29
(2)与6×8—6×8相等的式子是(
(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①10×5+8×5+9×5
5.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出示。
6,分组计算练习十四第3题。
(四)课堂小结
③28×42×29
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