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元璋和沈万三的恩怨情仇

(2016-07-27 09:53:41)
标签:

历史

关于沈万三民间流传着各个版本的神奇传说,不管是哪个版本,故事的情节都离不开两个中心点,其一:捐资修南京城城墙,其二:因为炫富而遭到朱元璋的迫害,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无从得知,但是根据历史资料可以分析出,沈万三和故事也不向传说那样的神奇,或许他只是被某类受到朱元璋打击的群体杜撰出来的故事。

http://s13/mw690/0031kVkSzy73zESY7r66c&690


  沈万三原名沈富,明史中也叫沈秀,出生的具体时间无考证,应该是元朝明初的人,沈万三的父辈迁徙到了周庄,注意沈万三并不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穷苦大众,他是继承了家族的遗产,据记载沈家世代是以经营粮食生产为生,家中有大量的田产,但是到了沈万三这一代,产业又继续扩大,元末时经营海上贸易,财富大增,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据史书记载,当时,沈家光是用来酿酒的土地就有几千亩,由于酿酒需要大量的水源,便又单独修建了水渠,可想而知沈家的财力是多么雄厚。


  民间传说的修建南京城墙是确有其事的,南京城墙始建与1366年,当时朱元璋称吴王,从江浙迁徙了大量富户到南京,由于当时朱元璋与东边的张士诚和北边的元朝还处于战争阶段,财政肯定紧张,于是南京城的富户便是修城墙的重要资金来源,不管是情愿的还是被逼的这都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那么大量的富户便会有很多的怨言,苦于不敢说,只能是以沈万三(他最有钱,最有代表性)为题材,编造了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久而久之便以讹传讹,人们也就不知道真假了。


  但从其修城墙的故事中也能看出其中破绽,沈万三主动提出承担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的修建费用,并和朱元璋比赛谁先修好,结果沈万三早于朱元璋三天完工,后来受到朱元璋的褒奖,称沈万三为“白衣天子”,沈万三当时就吓坏了,天下哪能有两个白衣天子呢?马山向朱元璋请罪。


  从这段故事中不难看出,沈万三是一个敢于炫富、形式很高调的人,但是据史书记载,此时的沈万三已经是一个老年人,年级肯定是在70岁以上了,试想一个70多岁的老人会如此行事吗?


  还有一个故事更是离奇,说朱元璋准备犒赏大军,沈万三积极响应,愿意为朱元璋出钱,朱元璋问,我有百万大军,你何需不知量力,谁知沈万三居然提出了每个将士赏一两银子,朱元璋大怒称,匹夫也敢犒我天子军队,一定要严刑重办,于是便准备杀了沈万三,后来在马皇后的劝说下,才免了一死,被发配到了云南,家产全部充公。


  以上的这段记载看似合情合理,其事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明初云南还没有收复,直到洪武13年傅友德、蓝玉率大军平定了云南,1382年建立了云南布政使司。那么朱元璋会把一个罪犯发配到其他国家去吗,这实在令人费解。

http://s6/mw690/0031kVkSzy73zETUlCJa5&690


  那么沈万三的故事是虚构的,那么沈家有没有收到过朱元璋的迫害呢,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洪武年间的大案“郭桓案”中,牵连数万人,而案件本身是一个经济案件,那么沈家是一个世代经营粮食的大商户,必然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还有后来的“蓝玉案”中,沈家又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这其中与一个教书先生“王行”分不开的,王行是沈家和蓝家的教书先生,于是便成为了沟通两家的桥梁,沈家借此便和蓝家攀上了关系,蓝玉案发生以后,沈家被满门抄斩,自此沈家才彻底败落。


  其事沈家的遭遇并不是偶然事件,在当时很多的大户都受到了类似的打击,不管有没有“郭桓案”“蓝玉案”,沈家注定是要被朱元璋灭掉的,在他眼中,富可敌国就是罪。


  由于沈万三在江南名气大,又最富,自然就成了江南富户群体的代言人,他们对于朱元璋的做法敢怒不敢言,只能虚构故事表示自己的不满,至于沈万三,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压根就没有和朱元璋见过面,何来的恩怨情仇啊。


  本文为江羿清原创,欢迎分享,转载清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