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中期报告
(2017-06-22 20:20:18)未央区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表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 |
课题批准号 |
xxyw037 |
|
课题负责人 |
张爱英 |
单 |
未央区西航三校 |
|
联系电话 |
13572935208 |
电子邮箱 |
786226416@qq.com |
|
课题进展情况 |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自申报这个课题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经过一个学期调查、研究,我们本课题组对于学生课内外阅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探索及成果,现将这段时间的研究做以下小结。 (一)初级阶段 1、选题:2017年1月,我和本校张琼、靳瑞荣、范小潼、刘颖老师一起分析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搜集资料,进行选题,递交了课题申请,确立了选题方向。 2、开题:2017年3月,我和老师们一起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学习,组织全体课题组老师一起学习了大量有关培养积累性阅读能力相关著作和文献,提高了大家的理论水平,并且积极召开课题组筹备会议,对课题进行了总体规划,探讨了具体步骤和措施,并进行合理分工,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时间节点,制订了课题实施的细则,及时上传开题报告, (二)中期阶段 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将课题设想一一付诸实施。 1、3月初,设计小学生阅读状况摸底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对学生现有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以便寻找最佳的指导策略。学生人数多,情况参差不齐。 2、计划完成后,进入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为一体。在研究指导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实现效果上的互促。切实保证学生课堂内自主阅读的时间量,同时研究保证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量的措施。 3、对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摸底引导,着重从兴趣入手,推荐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的需要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的适合于默读,但读到喜爱处、读到动情处,可以出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阅读报纸可以浏览,查找资料时可以跳读。同时课题组老师共同研究,根据孩子们实际水平,按阅读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几方面设计阅读目标表格,定期检查阅读效果,引导孩子们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自主衔接。 4、2017年6月中旬左右,完成课题中期报告,对实施进程进行汇报。 |
|||
主要研究观点 |
通过全年级五百多份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浅显的初读的层面上,另外,运用积累的语言更是困难,在习作中运用生硬,有的词语更是张冠李戴,笑话频出。 3月中旬,课题组成员对各班及整体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完成调查报告,以此制定课内外阅读衔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践。 先对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摸底引导,着重从兴趣入手,推荐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的需要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的适合于默读,但读到喜爱处、读到动情处,可以出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阅读报纸可以浏览,查找资料时可以跳读。同时课题组老师共同研究,根据孩子们实际水平,按照阅读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几方面设计阅读目标表格,定期检查阅读效果,引导孩子们有效地自主阅读。 其次,以课堂为主线,开展课题组的教学观摩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孩子们的阅读积累成果。尤其是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教学前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依照目标,放手自主阅读,在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孩子们的阅读积累成果。教学前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依照目标放手自主阅读,在阅读后交流汇报阅读收获,实现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 |
—1—
主要阶段性成果 |
1、设计阅读状况摸底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 2、制定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计划 3、课题组组织各班进行课内外阅读汇报会。 4、在学生间开展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评比与分享活动。 4、课题组成员之间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研究成果。
|
下一阶段安排 |
1、及时收集、整理回收的调查问卷以及学生的自主阅读评价册,进行汇总、分析,之后形成电子版的调查报告,并上传至个人博客。 2、引导实验教师积极与家长及时联络,丰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使研究更客观、有效。 3、克服种种困难,引导课题组成员都能更多地关注个案研究,使研究更全面,更有助于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4、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在后期研究中按时、按质、按量上传课题相关资料、小结。
|
计划结题 鉴定时间 |
负责人签名:张爱英
2017年 |
单位意见 |
年 |
区(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
年 |
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
年 |
注:主要研究观点要求不少于500字,可附页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