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2012-12-24 17:28:21)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户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凡欣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是养育我们精神的宝藏,虽历经千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呼之欲出的生命,它汩汩流淌的血脉,它熠熠不朽的魂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且在后面附录了70首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古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在古诗词的教学、学习过程中,师生的方法、措施、家长的配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为了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现状,我和《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成员开展了问卷调查、访问、座谈、听课评课活动。

    调查问卷设计为“学生篇”“教师篇”“家长篇”三部分,目的在于:

    1.了解五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愿望及学习状况等,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研究依据。

    2.了解教师自身关于古诗词学习的专业知识、看法;教学方法和效果;开展古诗词学习活动情况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3.了解家长自身对古诗词学习的认识、做法以及对学校进行古诗词教学的建议,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策略。

    二、调查的对象和步骤

调查对象:东关小学、北街小学、大王镇中心学校、玉蟾乡陂头小学

    1.五、六年级部分学生。

    2.部分语文教师。

    3.五、六年级部分家长。

    此次共发放五、六年级学生问卷40份,回收39份;共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30份;共发放学生家长问卷30份,回收29份。

    三、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形式进行。其中书面答题的参加人员均不具名,使其在一种真实、可信的状态下反映事实,以保证此次数据的有效性。

    调查问卷分作三个板块,问题设计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根据调查对象及其需求的侧重点的不同有所不同。访问、座谈的对象为部分教师及家长,内容包括个人素养、自身认识、专业知识、指导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希望建议等方面。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看到100%的学生非常喜欢或喜欢古诗词,能认识到古诗词学习对自己的好处,希望老师能利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教学古诗,能拓展学习一些古诗词,希望或非常希望学校开展形式丰富的有关古诗词学习活动。80%的学生有主动阅读古诗词的愿望和习惯,能在说话或写作时偶尔运用古诗词;60%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途径来自老师、课本,读背古诗的时间不确定,有时有;能利用理解记忆来背诵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时能联想到诗词中的情景,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见到某些事物或景物能想起背过的古诗词;50%的学生对老师课堂采用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古诗词的方法不喜欢或无所谓;80%的学生不会或者没有习惯主动搜集和所学习的古诗词相关的资料,认为自己学习古诗词最困难的是理解;最让我们吃惊的是没有一位学生背诵古诗词超过60首,诵读过的其他类别的古文的更是寥寥无几。

    通过对家长问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看到85%的家长喜欢古诗词,对自己小时候读过的古诗词还有深刻的印象,还能完整的背诵10首以上古诗词;愿意给孩子购买古诗词方面的图书,乐意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诵读古诗词,也有一定的能力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辅导和帮助,认为古典诗词的阅读和学习不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对提高孩子的文学及道德修养作用很大,希望学校和班级尽量多的开展古诗词方面的活动。

    通过对四所小学(东关小学、北街小学、大王镇中心学校、玉蟾乡陂头小学)90﹪的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和采访、座谈,我们看到90%的教师喜欢古诗词,在工作之余经常主动欣赏古诗词,也经常与他人主动讨论交流古诗词教学,认为古典诗词的阅读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文学及道德修养作用很大。在课堂上以讲、听、读、背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偶尔给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认为自己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交给学生方法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课堂以外,每学期会有两次以背诵比赛和诵读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古诗词学习活动;60%的老师认为古诗词在教材中的比例不大,比较而言认为现代文重要,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不够重视,没有做过研究。不清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首的要求,不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自己班的孩子课外诵读古诗词的情况和会不会运用学会的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不甚了解。

    我们组织了听课小组,对我县十余名名老师的古诗词常态课进行了听课和评课(讲授古诗的课),发现,学生乐于背诵古诗,有的班级还将古诗诵读代替了课前常规的领歌、唱歌。但是80﹪的老师都是重点讲授诗句的意思和个别字或词的意思,把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肢解的支离破碎,学生则在没有意境美、诗意美的学习氛围中拼凑译文,死记硬背内容、情感等,学习被动,效率低下,短短一首小诗,一节课,师生手忙脚乱,时间还不够用。

    最后,我们课题小组进行了座谈讨论。对第一手获得的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经过讨论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古诗词教学中,在设计理念上我们必须打破“教师讲解,学生抄记,最后死记硬背”的格局,要紧扣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重视感悟探究。我们必须探索出一套古诗词教学的模式,这个模式必须体现“诗意的诗词,诗意的求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又要便于学生操作和自学,让学生学会读诗,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这就明确了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