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论文的逻辑常用语

(2014-07-18 18:11:22)
标签:

文字

客城

夏日

闲情

分类: 事理之思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说。

逻辑源自古典希腊语 (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日语则译为“论理学”。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十九世纪中期以来,逻辑经常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研究。逻辑的范围非常广阔,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等。

狭义的逻辑即形式逻辑或抽象逻辑,指人的抽象思维的逻辑;广义的逻辑还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的整体思维的逻辑。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即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平时我们使用的“逻辑”,指人的思维过程及其规律性。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决定了主观思维的规律性,二者吻合则称为“合乎逻辑”,否则称为“不合逻辑”。思维的逻辑性,一般体现为概念(命题)、判断和推理等形式。

描述性文章更多的是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具象的感性的认识,当然也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求。论述性文章的核心意义就是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因此更要追求符合逻辑,即主观对客观必须正确地认识,二者达到高度统一,确保观点正确、论证科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因此追求思维的逻辑,从语文的角度说,就是追求语言的准确表述,或语法的正确运用。平时要注意广泛积累、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词汇,训练严密的科学的思维过程。下面侧重从议论文表述逻辑的常用词语,作一些介绍。

一是常用表态语,如“我认为,依我看,我觉得、我主张、我希望”等,引出自己的看法或主张。因为任何观点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既要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又要允许他人见仁见智,所以不要用过于绝对肯定的表述。当然,为了行文简洁,这些“套话”可以省略。

二是常用结论语,如“因此,由此可见,可见,所以,故(多在文言中用)”等,将前文的分析论述和后面的结论,水到渠成地联系起来。

三是常用总结语,如“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总之,一言以蔽之(即用一句话来概括)”等,将前文的分解论述与后面的内容总括,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

四是常用关联词,用来表明各分句(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分析、推理等过程及其层次。

1.并列关系——逻辑分类的并列,包括主次排列。

也,又,并且,同时,同样,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首先……其次……第三……(顺序上并列,内容可能有主次)

2.承接关系——逻辑发展的过程。

于是,就,便,后来,以便,以免,为的是,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

3.递进关系——逻辑的主次、轻重关系。

还,更,而且,并且,甚至,尤其,不但……而且,不仅……还/而且,尚且……何况

4.转折关系——逻辑的相反、相对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可是,但是

5.条件关系——逻辑的前提条件与结果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既然……那么,无论……都,不管……也

6.假设关系——逻辑的假设条件及结果推论关系。

假如,如果,倘若,如果……就,要是……那么,倘若……就,要是……就,即使……也

7.因果关系——逻辑的因果关联或由果溯因。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所以;介词“由于”也可引出原因,与后面的结果关联。

8.选择关系——逻辑的排除、选择等推理。

或,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由单句(往往是命题或判断)、复句(多种逻辑层次或推理过程)等组合起来的意义上紧密联系的一组句子,称为“句群”。对议论文来说,前面的观点句、中间的分析论述和后面的结论句,共同构成一个论段(句群)。其中各种插入语、关联词的运用,将句子、段落紧密地连接起来,体现多种层次关系,从而形成全文局部和整体的逻辑性。

2014年7月18日晨草于眠花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