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青街畲族乡中心幼儿园
|
项目名称
|
园本专题培训
|
项目负责人
|
张霞
|
|
活动时间
|
2016.5.26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 幼儿挑食怎么办》 |
主讲人
|
陈莉莉
|
|
参加对象
|
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 角色游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进食行为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食物重新认识,改善他们选择食品的态度,使他们在愉悦的玩耍中克服偏食行为,建立正确的进食行为。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他们可以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这样的角色游戏是让幼儿自由发挥,把吃饭时看到的、听到的都表现出来,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了解偏食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主动去纠正自己的偏食状况。
二、 讲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挑食带来的危害
每个幼儿都爱听故事,在听故事的时候孩子们个个都很认真,希望他们通过故事能够了解偏食所带来的危害。故事题目叫作《不爱吃饭的东东》,故事中的东东是一个很爱吃零食不爱吃饭的小朋友,渐渐地人越来越瘦,像根豆芽菜,最后一阵风把他吹上了天。听完故事,孩子们都说,我们什么都吃,就不会被吹到天上去啦。
三、合理安排座位,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进餐习惯
有些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把因偏食而吃得特别慢的幼儿集中在一两张桌子上。虽然老师可以对着这两桌孩子,催促他们快点吃,但是这样的话孩子会感觉到老师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特别大,导致他们害怕老师,从而进食速度变得更慢。在同一张桌子上可以安排进餐习惯好和习惯坏的孩子坐在一起,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看到自己周围的好朋友吃得这么香,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四、逐渐加量,帮助幼儿爱上蔬菜
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吃某种蔬菜,如青菜、芹菜等,要想一下子纠正小朋友这个习惯,是不太可能的。应该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某某小朋友每到吃青菜的时候总是拉着一张脸,还没吃就一个劲地说老师我不要吃。我们可以说:青菜吃了人会变漂亮哦。爱美的小姑娘一听有点动心了,可以给她少许青菜,然后每次逐渐加量,慢慢地她就爱上了吃青菜。
五、语言指导,鼓励幼儿科学进餐
用儿童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指导和鼓励幼儿科学进餐。如:米饭和青菜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俩一起在嘴里玩(放在嘴里嚼)味道会更好哦;你的牙齿比小老虎的牙还要厉害,小老虎会嚼肉肉,你会不会啊?呀!你这是大老虎的牙齿啊!太厉害啦!你的牙齿真厉害,已经把食物磨得很碎很碎了,现在可以请喉咙帮忙“咕噜”咽下去了,喉咙的本领要和牙齿一样大哦!
六、注意力转移法
很多时候我发现,有些幼儿面对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常常心不在焉。就像我们班有个孩子,只要有她不喜欢吃的东西,她就坐在那里,手拿着调羹玩弄着,或者发呆。我告诉她,如果她吃饭表现好的话,就让她当小老师。她一听到这句话,连忙舀了一大调羹的饭菜就往嘴里送,小朋友比较听老师的话。孩子拒食某些食品,往往不是真的不爱吃,而是不曾尝试过,不敢轻易下嘴。如果宝宝对自己一向不吃的食物流露出兴趣,哪怕只是一点点,老师也要及时鼓励;如果宝宝的偏食习惯有了改正,哪怕只是一点点,老师也要大力表扬。这是宝宝转变的最佳动力!老师要用耐心、温和的态度对待幼儿,不能勉强。
挑食的结果会使幼儿营养吸收不够均衡,影响其生长发育。想要真正解决幼儿偏食这一现象,除了通过以上的方法,还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平时在家和孩子一起进餐时,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最佳典范,以身作则。在食物的准备上,应做到色、香、味俱全。在选用餐具器皿上,挑选卡通可爱型的,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食欲。饭前半小时不宜给孩子吃东西,特别是一些油炸类的零食。培养孩子一日三餐有规律的吃饭。饮食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习惯,是从小点点滴滴形成的,只有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与偏食说拜拜。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要在幼儿阶段养成,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也是我们老师要去了解和学习的。 通过本次学习, 让我们每位教师都知道日常教学活动中有很多的方法能潜移默化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受益匪浅!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张霞
|
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