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佩的一个人》习作教学设计 王瑞
(2013-04-02 10:32:33)
标签:
教学设计 |
习作要求:
1.
2.
3.
习作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习作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些熟悉的身影,(出示:PPT),他们都是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普通人,也许他们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就是点点滴滴小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长或高尚品质深深打动着我们,这些人让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身边最令你敬佩的一个。
(板书:我敬佩的一个人)
二、
1.(出示:P135)学生默读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2.说一说单元的习作要求
3.概括习作要求:
(1).通过具体事例写身边令你敬佩的一个人,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
(一)
师:今天的习作是命题作文,读完题目,你明白什么?
生:写人的作文
师:写怎样的一个人?(抓题眼:敬佩)
生:敬佩的一个人
师:什么是敬佩?
生:值得尊敬,令人佩服,具有可贵品质
师:这可贵的品质就是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二)
师:同学们,打开我们记忆的相册,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幅什么样的面孔呢?在你周围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敬佩呢?
生:老师,警察、医生、保洁员、钟点工、送奶工等等
师:你为什么敬佩他、她呢?
生:有特长本领、高尚品质、生活简朴、勤俭持家、助人为乐、为人正直、有毅力、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等
师:要想把你敬佩的这个人清楚明白的介绍给大家认识,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吗?
生:要通过一件事来说
(三)
选择典型事例,突出敬佩之处
1.师:是呀,写人离不开叙事,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优点特长等反映在大大小小的事件中。
刚才大家只有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个人,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吗?
2.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要写的这个人的什么事值得你敬佩?
生:列举事例
师:在叙事时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且经过要写详细。
师:要表现人物的品质把事例写具体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描写人物什么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出示:PPT课文片段)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的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生: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师:只有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才能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让大家都了解她、他值得敬佩之处。
师:是不是每次描写人物都要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一一都写出来呢?
生:不是
师:哪一方面能突出人物特点就写哪个方面。那么只知道这个人的名字长相大家会记住他吗?能了解他值得敬佩的地方吗?注意一定要将事情的经过写详细。
(四)
师:通过你们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吗,要想把这篇文章写好,首先要第一段明确写谁,接下来怎么写呢?你打算用几个自然段把值得你敬佩的事情写清楚呢,最后别忘了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说得真好,这就在我们动笔之前将文章的提纲列出来了(板书:写谁:身边一个人
四、
师: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别人身上的许多可贵之处,下面请动笔把令你敬佩的人做的那件令你敬佩的事写下来。
五、
1.
2.
六、总结:
七、作业:
八、板书:
九、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比较成功成功的地方在于:我教学设计的这几个环节比较好,思路很清晰,并且环环相扣。寻找习作与口语交际的衔接点,让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机融合。让习作在口语交际中生成,让口语交际的对话交流方式成为学生实现轻松作文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
《我敬佩的一个人》初看题目感觉并不是很难写,对学生来说,写人的作文,他们基本上都能抓住写人的要点,如:外貌、动作、心理、神态、性格、品质等。我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借助课文的写作方法,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讲述身边人物的特点,对比方法等教学方法。
《我敬佩的一个人》写身边的人,不管是谁,在写作前都应该收集有关资料,因为事不离人,人不离事。只有通过举例才能体现人物的品质。我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方面来具体描写一个人才能真正感动读者。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