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校本研修
(2017-11-13 21:42:21)
标签:
教育 |
研究主题:如何正确使用情境教学法。
校本研修目标:(1)学生目标:通过数学情境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
利用有效情境教学的具体做法:
1、有效动手操作情境的创设研究;
动手操作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教学,充分挖掘教学功能。尝试创新动手教学方法,使此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2,有效社会生活情境的创究;
3、科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情境的严究;
4、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实施时间的安排:
第二阶段:召集各科及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一次和七年级学生 ,共同商讨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效果。(10月份)
第四阶段:论文总结(元月份)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距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不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都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去领会,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不断进步大胆创新,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016年9月2日
有效动手操作情境的创设研究
善于表现自己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让学生展示知识探索成果的情境,并且有效地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适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以后学生学习打下坚强的自信心,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展示成果形式常常有独立创作成果和合作探索成果。
1,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首先让学生制作不同的立方体,同时针对课堂教学,我是这样设计追问情境的:请大观察,同为柱体,圆柱和棱柱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同学们一一做答.
<学生1>:都有两个底面.......
<学生2>:两个底面一样大.......
<学生3>:不同点是棱柱有棱有角.......
我追问:观察两个棱柱有,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4>:一个棱的侧面是直立的,另一个棱柱的侧面是斜的
然后我做出总结。。。。
2,在教学<展开和折叠>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好的五棱柱,是这样设计追问情境的:
1,这个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2,棱住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形状???????
3, 观察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4,这个棱柱有几条侧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5,换成其他棱柱,以上的问题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之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还应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2016年10月20日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于生活情景的创设。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我采用了这样一组动画配音故事:
从前,一个人捡到一个鸡蛋,他想:我发财了,我把这个鸡蛋孵成小鸡,然后鸡生蛋,蛋生鸡,用不了多久,我就成为一个大富翁了。。。。
同学们,我们一起帮他算算,如果一只鸡一年生50个鸡蛋,每个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那么三年后,他可拥有多少只小鸡???
此情境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种运算的变化速度之快,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理想终归是理想,要变为现实,还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应该是这种高质量的、目的性比较强的活动,数学活动应该有数学味。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需要、学生需要、教法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直观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为教育教学服务。
2016年10月27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理数的乘方》情境导入教学法,师生研讨会议记录。
时间:2016年10月27日
地点:七年级备课室
主持人:李正国
参会人员:学区片全体数学老师,学生代表
组长:
各位老师,参会的学生代表:
大家好!前段时间大家听了我将的两节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理数的乘方》,对于情境导入教学法,我感触颇深。这对时间我成功的引入了情境教学法,
王周涛:听了李老师所讲的几节课,都能用实际小故事,小情景,小插图,小板报和动手制作等,我感受很深。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而李老师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利用情境完美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熊艳:听了李老师的一节课,我持赞赏的态度,也令我耳目一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数学情境,打造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所以李老师的教学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学习。
于建平:好的一节课学生最能说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我感到李老师做的很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生呢,目不转睛,争先恐后去学习。真正把情境融入教学中。
学生王驰:再讲《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老师让我们先下去制作,通过动手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棱柱侧面的形状,上下底面的大小和形状。我感受很深,一直跟着老师的引导在走。我会了,我很高兴,感到老师真棒,我也最棒。谢谢老师。
学生谢明婧:我很爱李老师的课,像在讲故事,或讲历史一样,刚才前面老师说这叫情境教学法,我理解很快,我也想学数学了,例如老师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举得捡鸡蛋的故事,开始学生在笑,后面再思考,都想变为大富翁。我也很兴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了,,,,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谢谢各位老师对我在教学中倡导的情境教学法的点评,我深深感到,我的授课方法得到了学生的热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谢谢各位老师,也感谢活波可爱的孩子热情参与,学无止境,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孩子们。
2016年12月20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强调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有效合理的情境营造,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讲解《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时我让学生表演了猜年龄的游戏: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于富康同学有特异功能,下面请于富康同学给大家表演,欢迎。。。。。
于富康:同学们好,很高兴为大家展示我的特异功能,我需要一名搭档。
王欣悦:我来做你的搭档吧。
于富康:谢谢你,请把你的年龄乘2再减5的结果告诉我,好吗??
王欣悦:这个数是21。
于富康:哦,我知道了,你的年龄是13岁。
王欣悦:是的,你怎么知道的呢???
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只有让学习保持好奇心,以高效率的心理投入,才能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也才能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习惯。一个好的情境不仅仅是敲门砖,更应是认知的导向棒。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让我们的数学课变得生动而又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