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与实施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2013-05-29 08:29:50)分类: 测试题及试题分析报告 |
小课题研究与实施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2013年4月6日上午,课题组在一年级选取了四个班级进行质量检测,其中实施课题研究的班级两个,未参与课题研究的班级两个。现将本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一 、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考试有九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读能力、写话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拼音、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是根据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通过反复的阅读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试题各题的得分率统计
1.考试总体成绩及分析。
从考试的总体来看,实验班的学生85分以上有98人,优秀率为82%;;实验班的学生70分到84分的有14人,占12%,及格人数5人,占4%;,不及格的学生2人,占2%,平均分95.8;平行班的学生85分以上有91人,优秀率为76%,平行班的学生70分到84分的有19人,占16%,及格人数6人,占5%;人平分分,不及格的学生3人,占3%,平均分93.9。通过比较,总体来说,参与实验的班级在各个项目上都比平行班的同学略高。特别是平均分、优秀率。
2. 各大题答题情况及错误举例、原因分析。
⑴第一大题,将词语和对应的音节连线。大部分的同学完成较好,个别出错的同学主要是对二类字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将字和音对应起来。
⑵第二大题,搭配合适的词语,如要考察学生对一类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完成地比较好。其中出错的同学主要的问题是对二类字没有达到所要求的认熟、会口头组词的标准,基本的语文知识不够扎实。
⑶第三大题,是让大小写字母连成一家人。说明此题掌握基本上还行。但是部分同学粗心导致失分。
⑷第四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有16个词语16分。其中“栽树、江湖、”这两个词错误较多,都是平时运用少的,不能将音节和实际表达的意思准确联系。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拼音基本功不够硬,导致拼读错误。
⑸第五大题,有12个字组词,共12分。此题大部分同学掌握较牢固。其中部分同学错误纯属粗心,个别做错的同学属未能真正认识字的读音、意义而写错了,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粗心大意,在抄写过程中丢笔画而出错。
⑹第六大题填空,主要考察形近字、同音字及课文内容。主要错误之处在“座、坐”没有区分清楚,有的同学课文内容所填不够完整。这说明教学时还不够扎实有效,部分同学对这两字未能真正有效地区分开来。
⑺ 第七大题,把句子补充完整,共四个句子8分。此题丢分也较严重,其中第3 、4 、5小题错误较多。如3小题,有同学写成:因为我们早上早早一起去上学了,所以回家要把作业完成才能去玩。虽然填写的是句子,但是前后两个句子的并列关系出现矛盾。说明这些同学未能理解“一边……一边……”就匆忙写句子。还有部分同学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在主语的转换上出现混乱。出错原因是孩子的逻辑关系不够明晰,语感不够敏锐,另一方面说明平时的题型训练不够扎实,订正要反复。
(8)第八题,课内阅读。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
较好,学生对平时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也有学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这跟平时的少读、少写、少练习也有一定的关联,也与学生的书写潦草,字写模糊,被扣分有关。
(9)第九题,阅读短文,做练习。在这道题中,出错较多的是有些同学答题不够完整,没有画出全部的六一活动,还有的学生漏题导致失分。
(10)写话中的问题主要有:格式不规范,写一段话时前面没空两格;句子中没加标点;句子不通顺,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错别字或者拼音出错。这说明在加强读和写的方面,仍需加强训练,尤其是在语句的通顺规范方面加强指导。
3.实验班与平行班的各题统计情况及学情分析。
试题 |
实验班正确率 |
普通版正确率 |
一、读一读,连一连 |
98% |
97% |
二、连线找朋友 |
96% |
96% |
三、我会认 |
99% |
99% |
四、我会写 |
87% |
86% |
五、组词语 |
91% |
89% |
六、我会填 |
82% |
84% |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
76% |
70% |
八、课内阅读 |
72% |
65% |
九、阅读短文做练习 |
56% |
47% |
十、写话 |
12% |
7% |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1.实验班级有8个数据均高于平行班级,有一个数据与平行班级均等,有一个数据低于平行班级。
2.在高于的8个数据中,“我会连、我会认、组词语、我会填”等试题的正确率略高于平行班级,而“补充句子、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写话”等试题正确率则高出很多。
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基础性的知识,实验班在掌握的扎实、细致上略高于普通班级,而有关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考察中,实验班级的孩子明显要高出平行班级的孩子。
4.原因所在:实验班的孩子因为在这一年里参与到了有关预习中读的课题研究中,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去读书,如何读好一篇文章;在老师的指引下,在家长的督促下,在孩子们的努力下,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时读熟课文,读好课文的习惯。所以,当遇到阅读题时,他们不害怕,用反复读这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自然也是自然的了。在一天天的练习中,逐渐养成了习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也逐步提高。同时在反复的阅读、思考中,一类字、二类字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也随之积累;读得多了,写起来也就自然方便了许多,因此,写的能力也提高了。总之,各项语文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发展。
三、今后改进的策略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学生、老师均有所长进,通过本次调研考试,则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好本课题的意义。
1.继续加强课题组老师是研讨与总结,把实际的工作、总结
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更好地推广和实施。
2.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为依据,指导课题的继
续实施,解决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4.继续加强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把学生预习时的“读”落到实处,
养成良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