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君老师上研讨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说课稿、反思
(2013-01-10 12:00:38)
标签:
杂谈 |
人美版小学《美术》12册17课教案
|
课题 |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
|
课型 |
设计·应用 |
|
教材 分析 |
剪纸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形式,本课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供学生欣赏,使他们了解剪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 |
|
教学 目标 |
双基目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历史发展和造型艺术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纸创作方法,认识剪纸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的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 |
|
教学 重难 点 |
重点: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
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
|
教学 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师剪纸范作 (铅笔稿2张、范作6幅、学生作品8幅、彩纸、剪刀)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铅笔、橡皮(课前利用网络了解、收集关于剪纸及抓髻娃娃的相关资料。) |
|
教学 方法 |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引导法、启发法、师生交流讨论法等 学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探究法等 |
|
课时 |
1课时 |
第
|
教学 目标 |
双基目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历史发展和造型艺术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纸创作方法,认识剪纸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的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 |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
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
||
|
教学过程: |
|||
|
|
设计与步骤 |
旁 批 |
|
|
教 学 环 节 |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 1.出示一张彩色纸
提问:你能将这张纸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可以折纸、可以画画等) 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 出示剪纸作品 总结: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技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扎根民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界人民 的喜爱。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二、新授: 1.探究剪纸的知识 (1)欣赏剪纸作品----《对马团花》
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新疆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 (2)分析剪纸的分类 剪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扎根民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对剪纸进行了解、进行资料的收集,根据你的了解请同学给生活中的剪纸分分类,请小组中分析剪纸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学生小组交流集中汇报: 按用途分:喜花、窗花、装饰画、布影戏等 按内容分为:人物、鸟兽、花木昆虫、风景山水等 按技法分为: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刻 不管怎样分类,总之剪纸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有着独特艺术魅力的深受广大人民喜欢的民间艺术形式。 (出示课件讲解)剪纸题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的民间剪纸都属于吉祥剪纸。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对称式和不对称式剪纸; 从色彩上分为: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和拼色剪纸; 从内容上分为:婚庆类、祝寿类、祈福类; 从技法上分为:阳刻、阴刻、阴阳结合刻。 (3)剪纸的寓意 (出示图片)中国的民间剪纸很讲究寓意。 请学生说说。(谐音) 2.欣赏中外剪纸作品 三、探究剪纸技法 出示一幅作品请学生看看都用了哪些装饰的方法? 总结:月牙纹、柳叶纹、水滴纹、圆点、毛毛纹、飞燕纹等 (介绍两种装饰纹:涡纹、花朵纹) 四.了解抓髻娃娃 1.了解抓髻娃娃的历史背景 抓髻(鸡、吉)娃娃是我们北方剪纸的一个典型形象,它既象征着生命和繁衍,又象征着辟邪和祈福。在我国黄河流域的许多乡村人们还创造了很多抓髻娃娃的变体,有虎娃娃、鱼娃娃、莲花娃娃等等,这些形象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繁衍兴旺的美好愿望。 3.了解抓髻娃娃的特点 问:(请同学们看教师范作)这个抓吉娃娃有什么特点? 总结:正面站立,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者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 4.布置作业(出示操作要点) 剪一个或一串抓髻娃娃 (1)强调突出五官,发型、服饰花纹 (2)提问:一串娃娃你知道是怎样剪的吗? (教师示范)这种剪纸的方法叫二方连续,是用一个单独的娃娃,向左右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方法就叫二方连续。二方连续在生活中多用于花边的装饰如,墙面的腰线装饰,衣服的花边装饰、窗帘的底边装饰等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装饰方法。 五.学生创作实践,教师辅导(强调使用剪刀的使用安全) 学生伴随音乐动手剪一个抓髻娃娃形象 六.展示 将剪好的作品呈现在黑板上。 七.评价、交流 看看谁的娃娃设计的有趣 看看谁的作品剪的精致 看看谁的作品装饰的巧妙 八.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心情平静,我们在享受着剪刀与纸带来的奇迹) 2、思考:怎样用抓髻娃娃装饰物品、美化我们的生活, 还有怎样的剪纸呈现方式? 九.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剪纸的知识,课后请大家继续关注剪纸艺术,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奇妙的剪纸艺术,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剪纸作品。 |
|
|
|
板书 设计 |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抓髻娃娃 (鸡、吉) |
|
课后 反思 |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既要了解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又要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设计抓髻娃娃图案。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设计了复习《百变团花》中的基本纹的剪法;《吉祥图案》中内容的分类及谐音、寓意。 在欣赏环节,我精心挑选了国外剪纸和我国东南西北方的民间剪纸,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全面的了解剪纸。 这节课,整体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学生配合的很好,作品数量、质量都很好,教研员评价也不错。但我觉得, 一部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预习到位,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这一工作。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虽然在提出创作要求时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图案可以是对称式也可以是不对称式,但学生作品创作出来后,大多是对称式。我分析和了解后知道,学生一是觉得对称式图案好操作、好剪;二是学生担心创作不对称式图案太花费时间,如果自己没有剪完就没法和大家一起展示、评价。对于这种情况,平时可能很少出现,因为平时制作类课程我都安排两课时,学生有充足时间操作。这次因为教研员听课,要上一节结构完整的课,所以这节课安排了一课时。因此,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可以理解、平时不会出现的。另外,这节课本是六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来上,学生达到这个程度我也已经很满意了。 |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说课稿
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六年级
————刘慧君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剪纸内容课程难度最高的一节课。既要深入了解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又要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设计图案。
二、说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
2、本课难点是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说教学设计:
1、说导入:我用一张红纸、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这里有一张红纸,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出示一幅抓髻娃娃剪纸作品激趣,引出课题。
2、说新授:
(1)欣赏图片,讲解我国剪纸历史。
(2)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我国剪纸被定非物质文虎遗产的时间。
(3)欣赏中外剪纸作品。
(4)介绍我国民间剪纸分类。(表现形式、内容等)
(5)复习基本纹剪法、及剪纸谐音、寓意。
(6)介绍抓髻娃娃文化背景、象征意义,总结抓髻娃娃造型特点。
(7)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创作。
(8)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9)拓展延伸,用剪纸作品美化生活、环境。
(10)小结全课。
四、说板书:
因为使用课件,大屏幕占用半块黑板。所以,板书及学生作品展示板占用一半黑板。板书主要突出了抓髻娃娃及谐音、寓意。
五、说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既要了解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又要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设计抓髻娃娃图案。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设计了复习《百变团花》中的基本纹的剪法;《吉祥图案》中内容的分类及谐音、寓意。
在欣赏环节,我精心挑选了国外剪纸和我国东南西北方的民间剪纸,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全面的了解剪纸。
这节课,整体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学生配合的很好,作品数量、质量都很好,教研员评价也不错。但我觉得,一部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预习到位,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这一工作。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虽然在提出创作要求时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图案可以是对称式也可以是不对称式,但学生作品创作出来后,大多是对称式。我分析和了解后知道,学生一是觉得对称式图案好操作、好剪;二是学生担心创作不对称式图案太花费时间,如果自己没有剪完就没法和大家一起展示、评价。对于这种情况,平时可能很少出现,因为平时制作类课程我都安排两课时,学生有充足时间操作。这次因为教研员听课,要上一节结构完整的课,所以这节课安排了一课时。因此,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可以理解、平时不会出现的。另外,这节课本是六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来上,学生达到这个程度我也已经很满意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