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形象专题训练习题
(2012-12-08 23:30:32)
标签:
教育景物形象练习题 |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专题训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曾巩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月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1)骎骎:马跑得很快。(2)卢龙塞:古地名。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十首(其七)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1)姜夔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读太湖的情景。
(2)笠泽:指太湖。(3)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做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