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处理孩子和父母分离的焦虑?

(2012-07-04 13:54: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日志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语言,指孩子在五岁前后一段为了对抗与母亲的分离焦虑而激发的依恋母亲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恋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如果孩子在五岁前和母亲形成稳定安全的关系,恋母期伴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会慢慢因为心身成长,被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取代,开始社会化过程,恋母的心理趋向也慢慢地潜抑,并在成长中转化为爱的动力,形成与人达成深层亲密的能力。

http://s11/middle/a4f45b25hc3fab0c0898a&690

  如果妈妈忙着工作,忽视了孩子,或个性比较冷,不怎么喜欢孩子,不能给孩子及时的照料,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与母亲形成稳定温暖的关系,恋母阶段的心理成长也就无法完成。孩子会因此在潜意识里去寻求补偿,甚至过度补偿。比如总是渴望母爱,不愿离开母亲,害怕不被母亲接纳,对母亲的话过度认同等。

  也有孩子用控制母亲的方式来表达恋母情结。为了让母亲变成自己需要的样子,做一些非理性的行为,用各种办法纠缠母亲。母亲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时,就仇视母亲。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强化和鼓励孩子与母亲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无意识地控制、压抑、挫败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孩子离开母亲就不行。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甚至结婚生子后还会需要妈妈参与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的恋母不是纯粹心理学的恋母,而是混杂着对母亲的依赖和服从,内心可能有冲突与痛苦。

  在上面的案例里,儿子与母亲间的亲情更像姐弟间的感情,是一种彼此依恋。依恋是典型的恋母方式,是孩子与母亲的习惯性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妨碍孩子的社会生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个家庭存在恋母情结的状况。而且这个问题是妈妈听广播后提出来的,就更有可能是她对广播信息的误解。

本空间推荐:(QQ543893790)
机构网站:
www.guanmingy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