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组织成员观摩莆田市普通高中省级教学开放活动

标签:
工作室化学教育 |
分类: 化学教学 |
莆田市普通高中省级教学开放活动教学观摩课会议日程安排(莆田第六中学)
日 期 |
时 间 |
地点 |
内容 |
10月31日 |
14:00-18:00 |
好运中心温泉酒店 |
办理入住,会议报到 |
11月1日 |
9:35—10:15 (第三节) |
莆田六中涵华楼五楼梯形教室 |
莆田六中 徐世晗 《氧化还原反应》 |
10:25—12:30 |
莆田六中四楼会议室 |
1.评课。主点评:三明一中副校长、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严业安; 2.讲座:基于学科素养的反应原理教学(严业安) |
|
12:30-13:00 |
莆田六中食堂 |
午餐 |
|
13:20 |
莆田六中 |
会议结束,送参会老师去动车站或酒店 |



10月31日,福建省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组织部分成员观摩莆田市普通高中省级教学开放活动,11月1日的化学公开课地点在莆田六中涵华楼四层会议室,到会的听课教师近100人。徐老师以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为例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动画播放展示氯化钠生成的宏观现象及动画演示解析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利用动画将微观过程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提供实例验证。接着图示分析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电子转移情况,指出反应中正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导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钠与氯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培养学生的守恒观。徐老师又以锌和稀硫酸反应为例,设计实验让同学们动手完成分组实验,验证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演示铜-锌-硫酸原电池实验,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实了电子发生了转移,最后讲述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动眼-动手-动脑全方位参与,这是一节很好地渗透化学核心素养的典例。
紧接着,严老师给来听课的老师开设了《基于学科素养的反应原理教学》专题讲座。他从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提出了关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要求、教学策略等,以“化学反应限度”为例谈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用25个问题深层次地解析了原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讲座容量大,涉及面广,与会老师认真做好笔记,受益匪浅。工作室核心成员漳州市普教室教研员陈新华老师做好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