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对学生提高高考成绩的作用
(2016-09-18 18:48:22)阅读名著对学生提高高考成绩的作用
交大二附中
名著,经过历史的检验,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食粮。可是,课外阅读已经成为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鸡肋”,有部分学生无法看到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帮助,课外阅读时间过少,甚至忽略课外阅读,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投入到做练习上。然而我们从实际情形分析,不难发现,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和学生语文成绩成正比。课外阅读的数量多,质量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高。反之,课外阅读量少或者质量不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相对低。长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学生与课外阅读较少的同学相比,语文成绩要高出10-20分。
1.语文课外阅读数量与语文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并显示正相关。
学生阅读量与语文学业成绩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总体上两者呈现正相关。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坚持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课外阅读,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中均高于年级平均分。这一结果与教学经验相吻合,那就是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增加阅读量的学生的语文成绩与以前阅读较少时候比不一样,两个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量较多的与较少的相比语文成绩也不一样。凡是阅读量大的学生,他的语文学习成绩相应都好,反之,则是相对较差的。这种结果,到了高三更明显。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年龄的增长,思想逐渐成熟,这种相关程度将会逐渐增长。2011届高三(4)班孟苏嘉同学是典型的偏科理科尖子,数理化成绩从高一到高二一直处于班级前5名,但是语文成绩一直在年级平均分上下,期中、期末考试在及格边缘。升上高三以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每天坚持读一首唐诗,每周看一本《格言》或《读者》,经常也读一些老师推荐的历届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坚持了三个月之后,在高考中取得了120分的成绩。在总结成绩取得进步的经验时他表示,在课外阅读中,培养了语感,让他在考试中做题速度加快,写作方面素材更加丰富。他的语文成绩的提高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课外阅读。2014届毕业生刘梦琪同学在高考中语文取得了131分的好成绩,她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平时进行试题的训练,得益于阅读的课外书较多。而同样2014届学生冯时同学、罗虓同学都认为平时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高考成绩的提高帮助非常大。这也是他们语文成绩高于平时与他们成绩相当,但是课外阅读较少的同学的重要原因。这表明,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来说,就好比是养分。养分充足,学生的成绩自然就提高。在高中阶段应该重视和加大语文阅读量的教学,因为阅读量与语文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处于上升的通道之中。
2.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影响较为稳定。
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成绩成正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当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对成绩的影响是稳定而且持续的。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质量相对较高时,对成绩的影响是稳定的。这表现在不仅仅是对某一次测验的成绩或者某一部分的成绩有影响,而是长期的稳定的影响。通过对2014届、2017届学生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原来语文成绩并不好的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并呈上升的趋势。有的同学在高考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我想,这也必将影响他们的高中语文学习,甚至对于他们有终身影响的意义。这也有利的证明了阅读量与语文学习成绩的稳定性。
3.课外阅读对学生成绩提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阅读题和写作方面。
总之,长期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正面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与语文学习成绩在总体上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大量阅读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还有写作能力方面、阅读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要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那就实实在在阅读吧。阅读或直接或间接都会提高你的成绩,阅读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热切期望引导学生多阅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大自然和书籍是思维的两大源泉,他呼吁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海洋,培养对书籍的热爱。同学们,热爱阅读吧,她不仅会提高你的考试成绩,更会使你终身受益,她会使你的内心更丰富,更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