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理念
(2013-05-26 12:55:20)浅谈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的出发点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作业设计要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史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就等四项基本原则。同时课标又提出教师历史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淡化题型分类;开拓课程资源丰富作业内容;拓展练习空间;采用开放式的设计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一线教学中,有些学生感到历史课内容枯燥,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不带课本,作业更是拖拖拉拉,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导致这种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作业设计理念没有从实际出发,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大多处于12岁—15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如果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应试训练色彩浓厚,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育。
二、设计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进行历史作业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善于挖掘社会生活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历史作业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的实效。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请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下一步将如何改革?”这样,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还使学生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巩固拓展了课堂知识。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