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手记第一卷》节段精选

标签:
冬天的句点春暖花开加缪手记 |
分类: 名家赏析 |
人们可能会---非关浪漫地---对失去的穷困有一种乡愁。那种一贫如洗的生活过得够久的话,就会培养出某种敏锐度。
(后续待奉)---十日,一共花了八十块,三十五块买《加缪手记》第一卷,觉得就没有浪费金钱。我喜欢深邃而客观的探索,热衷于诚挚的表达,坦然地接受任何结局。加缪的犀利文字契合我的寻求。摘录些节段奉上,以记录这冷冬之悦读。
对有钱人来说,天空---而且还是免费的---好像是个理所当然的赠品。穷人才晓得去感激它那浩瀚无垠的恩慈。
良心不安,就必须告白。作品是一种告白,我需要作出见证。我只想好好地叙述、探讨一件事。亦即在那贫困岁月里,那些卑微或虚荣的人们当中,我曾经最真切地触及我所认为的生命真谛。这个光靠创作是不够的。艺术对我而言不是全部。但至少是个手段。
我们总是瞧不起自己。而贫、病孤独: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永生。“我们总是必须被逼到走投无路”
热风和乌云。但东方却透出一抹晴蓝,轻盈而剔透,教人无法直视。这样的蓝,对眼睛和灵魂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为美会令人受不了。美让人万念俱灰,因为我们是多想要让这种永恒一直持续下去。
穷人之不可思议处:上帝让这群人毫无指望却又从不反抗,就像他总是会把解药放在生病的人旁边那样。
年轻时,我会向众生索要他们能力之外的:友谊长存,热情不灭。如今,我明白只能要求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作伴就好,不用说话。而他们的情感、友谊和操守,在我眼中仍完全是一种奇迹,是恩惠的完全表现。
空气仍有寒意。到处是薄薄一层,用指甲一掐就会裂开的阳光。但它也让所有的事物蒙上一抹像是永不凋谢的微笑。
如果我试着去理解、去领略这般泄露了天机的幽香,我就可以在这个宇宙的最深处找到我自己。我自己,亦即让我得以从表象世界解放出来的极度感动。再过一会,别的人和事物就又要将我掳走了。就让我在这块时光布上将这一分钟剪下来吧!好比有人会把花朵夹在书页中一样。
人生苦短,浪费时间是一种罪。我一整天都在蓝费时间,却被说成很活跃。
我既目睹了自己的诞生,便再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我让我自己死了。书翻到心爱的那一页上。这一页今天在世界这本大书面前,看起来何其索然无味。我若曾经如何地受苦,我今天就如何地离苦。
我现在渴望的并非快乐,但求自己不要无知。
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蕴藏了奇迹,都有一张永垂不朽的青春脸孔。
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别人写作,是基于迟发性的诱惑。他们人生中的每一个失落,都可以是一部艺术作品。一个用他们生命中的谎言编织起来的谎言。至于我,从我笔下流露出来的将会是我的幸福快乐。即使这其中不乏残酷的成分。我需要写作就像我需要游泳,这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
人对他人的要求,总是多于对方所能给予的。假装自己一无所求是种虚荣。但这是多么大的错误和绝望。而我自己也可能是这样。。。
云朵和阳光络绎不绝的一天。一种黄澄澄的寒冷。
整个问题就在于:要为了一个公平正义的理想而认同一些愚行吗?如果答案为肯定:很美。否定的话:很诚实。
在赌注和英雄主义中彰显其真谛的死亡。
这地方好像正为我在此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而绽开、而大放异彩。这是个独一无二、闪烁着寒冷和阳光的冬天。蓝色的寒冷。
我为什么还需要写作或创作,需要爱或受苦呢?我在人生中所失去的那些,基本上不再是最重要的了。一切都已无益。
我通过我的所作所为和世界产生联系,因为心怀感激而与人们产生联系。
我那纯洁无暇的幸福已然迷失,它们再也无法像年轻女性的微笑,或某个知心友人的慧黠眼光,让我在向晚的忧郁里感到解放。
时间过得这么快,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在里面做什么记号。类似月亮是在天顶还是在地平线上之类的。
幸福感以及那些感到幸福的人。他们只会得到他们应得的。
感到痛苦,是因为不再有爱。
人只要不把自己杀掉,就不能对人生说什么。
我的工作,要好好计划,不要等到星期天以后再说。
经过这个颠簸而绝望的漫长人生阶段之后,一切都将重新来过。
温柔而绝望的时刻,没有人可以拥抱,没有目标可以满怀感激地献身。
莫离群索居。活在光明里的人,不会有失败的人生。
我一切的努力,无论在哪方面,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不幸和幻灭,都是为了能够再和世界有所接触。甚至在我内心的忧郁里,也如此渴望着爱,也会因为在晚风中看见一座山丘而感到如此陶然。
接触真,首先是大自然,然后是那些大自然知音者的艺术,以及我自己的艺术,如果我也算其中之一的话。
虽无望却还是微笑。无路可出,但不断地,明知徒劳无功地想当主宰。重点是:不要迷失自我,也不要迷失自己沉睡在这世间沉睡的那部分。
自我崇拜必然招致不求甚解或乐观主义。两种都毫无意义。
就所付出的努力而言,这是一场悲剧;从成效来看的话,却变得很可笑。
在孤独中探索终极的经验。通过对自我的克服---要知道这也是荒谬的,来让这场游戏得到升华。
示好的对手是很罕见的。
沉稳应对,蔑视比较。
尽管生命是最强壮的---真理,但也是一切怯懦昏庸的源起。应该要公开地主张相反的思想。
如果我们很确定自己的无望,那就该像个有希望的人一样去行动---或自杀。受苦并不会带来权利。
知识分子?是的。而且永远不要否定。知识分子=有办法让自己一分为二的人。
当你从里面出来,是因为你想把自己关起来。
文明并不在于精致化程度的高低。而是在于某种一整个民族共有的意识。而这样的意识向来就跟精致化无关。
非赢不可的心态,表示这人的精神层次很低下。
一种枝节心理学的谬误。人会寻找自我、分析自我。为了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心理学是一种行动---而非对自我的反省。人们终其一生都在界定自我。完全了解自己,就是死。
书写,就是不问世事。某种程度的隐居在艺术里。重写,努力总会带来收获,无论是什么样的。那些无法成功的人,是懒惰的关系。
对赦免的坚信比值得获得赦免还重要千百倍。这样的信仰会让你们有自尊,并带来真正的满足。
他宁肯咀嚼自己的恐惧。他一言不发地死了,眼里充满泪水。
什么样的哲学家讲出什么样的哲学。人愈伟大,哲学就愈真。
我言我所知。
疾苦人间的悲壮奋斗。追求长生不死之徒劳无益。是的,我们感兴趣的是我们的宿命。而非什么“之后”、“之前”。
真正的小说。那种会用一辈子去捍卫某种信仰的人。他的母亲过世。他什么都不要了。但他所信仰的真理依然没有改变。毫无关联,就是这样。
基督教和纪德一样,要求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只是纪德能从中看到别的乐趣。
如此沉重的泪流。
坚持到底,这不仅是抵抗,也是一种任性。
让我痛心的是,是一般人对性灵高低的重视程度。
他跑那么远去学到的教训,没错,它还是有价值的,但唯有在被带回光明的国度之后。
必须去活,去创作,活到流下眼泪。。。
某些事物、某些生命正在等着我,而我当然也在期待着,用我所有的力量和悲情渴望着。只不过此时此地,我竟是借着沉默和低调来养活自己。
如果现在要我写一本关于道德的书,一百页大概有九十九页是空白的。至于最后一页,我会写上“我只认得一种责任,那就是爱”除此之类的,我都要说不。用尽所有力气说不。
让我确信一旦没有了爱,万般皆徒然,甚至爱本身,如果动机不纯正或有别的目的,对我来说一文不值。
人若持续地绝望了某一阵子以后,会感到喜悦。
我们一旦对自己的虚荣心让步,一旦我们为了“表现”而活,那就是背叛了。每一次,都是那种想要表现的可怜心态,让我在真相面前显得更渺小。
写作,我深刻的喜悦!
我的穷困就是我特殊的财富。这就好像我可以重新再来似的:没有更快乐也没有更不幸。但多了对自己力量的意识,对虚荣心的唾弃,以及这份清醒的,催促着我去面对命运的狂热。
我每次回顾自己人生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内心就会有一种想哭的颤动。
真正的智者没有瞧不起的事。
我最后总是可以把一个人摸透。只要肯花时间。总是会有那么一刻,我开始对他失去兴趣。
要觉得人生可以简单而美好,就得未曾经历过它。
身体是文化的实际路径,它让我看见了人的极限。
我绝对不会动手去缩短我一个如此信赖的人生。我甚至接受更糟的。变成瞎子病失去一切感觉---失聪并和外界完全隔绝---只要我还能感受内心那既黯淡又炽烈的火,那就是我。活着的我---还是感谢生命,让我还能燃烧。
他说:每个人生命中都要有爱,一种大爱,因为这样就可以有借口不用去面对那些令人不堪负荷、说不出的绝望。“
付出一小部分的人生以免丧失整个生命,是很正常的。
他裤腿上的裤线折子已经不见了,而跟着一起消失的,是那种一个正常人身处于一个专为他打造的世界里会有的热血和信心。
真正情操高尚者,不会去从政。余者皆然。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内在来创新自己。如何让行动者也是有理想抱负的人,让诗人也懂得经营工厂。
无聊的事情总是一开始就会让人觉得无聊。
拉来一群观众,赢取一些不值钱的赞美,找到一个懦弱和演戏的借口。所以首先要闭上嘴巴---不要观众了,学着自我评断,专注保养身体之余不忘追求人生的意义。放下一切身段,致力于一种双重的解放---对于金钱以及对于自己的虚荣和怯懦。生活要有规律。花两年时间来想通一件事其实并不算浪费人生。
2016.12.12
前一篇:白色的文字
后一篇:无用的服务---十二月。被迫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