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得体会 |
会学、善学、乐学
——《抓住学生注意力的176个课堂小活动》读书心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孩子的心田。然而当代的中学生天真活泼,爱玩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他们缺乏自制能力,上课容易走神,课堂有时会像一盘散沙,经常会出现不看目睹,不可收拾的地步,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我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想,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的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反复翻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176个课堂小活动》中关于对“注意”的阐述,其中提到注意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使我明白了“空洞的说教不如不教,没有学生全神贯注的注意和主动参与的教学不如不讲“
书中说到,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优与劣,关键取决于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效率。而如何更有效地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则得看一位教师如何去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了。通过阅读,我总结出
巧设导入。
不同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演讲、和表演作为教学的导入,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比如,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可以让学生按照学号依次做小的演讲,他们要在课下做好准备,讲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这种做法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文的兴趣,也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下一步教学内容的开展。新课改要求增强学生间的互动,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演讲、和表演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而且也是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非常好的方法。当然了,除了上述的方法,还有问题导入法,以旧代新导入法,直接破题导入法等,需要各位教师灵活的掌握。
乐于讲课,会讲课。
讲课艺术是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以讲课为主,因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上课的动作、表情以及课堂情景的设置。
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语言艺术地效应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这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使语言生动鲜明,条理清晰。教师还可适当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总之,教师说话应该幽默风趣,不要平淡无味。
其次,教师的形体语言也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体语言是指用眼神、手势、姿态、表情等表达出来的有形无声语言。较口语更加生动。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当教师精神饱满,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用充满爱的目光巡视学生,就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一节课。课堂上应该尽量用赞赏的眼光和竖起的大拇指表扬学生,用鼓励的眼神安慰学生,用自信的神情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不畏困难。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长久,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再者,课堂上应用一些简笔画,其幽默、栩栩如生的画面也会令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集中起来。当然了,合理的创设不同的会话场景,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谈及创设情境,这让我想起一个教学案例。我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在一次听课学习中收获到一个感悟:你可以设置情景,但请不要脱离生活实际。如你的情境可以是“你是你们学校学生会的会长”,而不应该是“你是中央国家艺术馆的馆长”,这样太脱离生活实际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学会巧设情境。
做一个会评价学生的老师。
课堂上教师所给予的正确的评价也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及时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积极参加到课堂实践中来。及时的评价,能使学生关注到教师在注意他,也能使学生时刻想到老师也在参与课堂活动,他也要参与;激励性的评价,能直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增添学生的成就感。“小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鸟儿的翅膀;花儿要开放,老师的微笑是甘露。”成年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那么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课堂上要多夸夸孩子们。当然,遇到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则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使其遵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语言适当地控制声音,是教学语言强弱分明,调动学生的听觉。当在讲课的重要部分时发现有同学开小差,我就及时用提高音量或压低声音进行讲课,风趣幽默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兴奋;当有的学生做练习不认真时,我就会对他说:“没有你小组会失败的,快参与进来”;当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响亮时,我对他说:“请把墙角洞里的蚂蚁吵醒”;当有的同学不帮助小组鼓励加油时,我对他说:“请把声音找回来吧,让它也参加比赛”,这样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就应当用符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展开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努力让各种幽 默富有情趣的活动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合力,使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在 感兴的沃土中逐渐得以培养,由无意注意上升到有意注意,使每一名孩 子都变得会学、善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