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碧莲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2020-09-15 11:01:40)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针对实际,紧抓基础。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实施全面科学高效的复习备考。
二、本届高三语文复习轮次:
第一轮(2020年9月—2021年3月“市二模”)专题专练,逐项过关。
第二轮(2021年3初—2021年4月底)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查漏补差,根据高考新动向,调整训练重点。
第三轮(2021年5月初—2021年6月初)进行适当的应试技巧指导与心理疏导,提高实战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2、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梳理巩固课内各相关考点,落实考纲要求的每一篇背诵要求,抓好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默写识记测验。
2、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抓好各类题型解题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答题的规范性。
3、抓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
四、考点分析
1、语言知识
(1)语音字形:关注《创新设计知识清单》《现代汉语词典》,课下注解、课后附录。关注多音字、形声字、统读字、易混字的读音,辨析音、形相近的字。
(2)词语和标点: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解常用虚词及复句的相关知识,注重熟语的积累及正确使用,重点掌握常见错误类型;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3)病句:熟练掌握《考试说明》中的六种病句类型,培养分析能力,总结辨析方法。通过专题训练,强化知识点。
2、语言运用
重视题干的审读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要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规范要求。经典的题型要多训练,创新的题型要多接触。
3、名句名篇
有的放矢,落实背诵。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定背诵篇目,给学生背诵指明方向,落实课前检测,课后抽测,力争背诵拿满分。
4、现代文阅读
训练阅读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分文体分块训练,让学生快速浏览,整体把握文意。关注题目作者,留心注解,抓关键段和句。二是认真审题,找出明示、隐含信息,圈点问题、关键词、赋分,落实好踩分点。三是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找准答案所在的区域,筛选整合有效信息;紧扣题干要点,巧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题干中有“多角度多方面”等字眼,要分点作答;探究类题,要先明示自己的观点,然后紧扣文章主旨作答;答题要快速准确简洁,条理性要强;答题语言要规范,要积累一些必要的答题术语,并能准确使用;答题步骤要规范,要梳理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不遗漏要点。
5、古诗鉴赏
广泛阅读,加强诗人词人知识背景积累,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掌握一定的答题术语,规范答题步骤。
6、文言文阅读
注重课内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注重翻译,强化语境意识,能分析概括文中观点、态度、领悟人物形象,体会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该板块用时较多。
7、写作训练
第一学期有计划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尤其重视审题立意方面的训练,一周写作训练,一周素材积累,交替进行。注重对学生的评讲,抓住重大考试契机,针对薄弱学生,鼓励其二次作文,追求突破。第二学期按题型训练速度,更注重积累时事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能利用素材写作。
五、课堂教学结构
1、知识复习课。
各种命题角度典型实例导入→归纳知识要点、弄清高考命题角度→典型例题训练→评讲点拨解题思路、归纳做题方法→迁移训练(包括高考试题未出现的命题角度试题)。
2、阅读鉴赏复习课。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文后试题)→上课第一环节指导整体把握文章(全文和各个局部写了什么,文章思路和结构,文章重点和特点)→上课第二环节进入答题,进行答题程序与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通读题目,把握每个命题指向;审清每个试题的题意,明确解答要求;锁定每个题目的研读区间,探究答案;分析解答要点,规范表述)→课末小结环节,归纳文章阅读程序和解答试题基本步骤→布置课外训练作业。
3、综合试卷评讲课。
评讲试题要走出“对答案”和“就题论题”的教学模式。评讲时,一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的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训练起到强化和运用知识的作用。
4、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与训练,既要分散又要相对集中,既要系统化又要系列化。即作文指导与训练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即系列化),穿插于各项专题复习之间,每次训练要保证相对集中的时间对某一板块进行整体指导(即系统化)。如写议论文,说理要透彻,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从多角度把“为什么”讲深,谈透。
六、备考策略
1、发挥集体智慧。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每一个考点的重点、授课思路、方法及典型试题,完善每一个考点复习的学案。
2、精选资料,讲求实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精心筛选资料,提高复习效率。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坚持以训练为主线,采取精心选题、限时完成、课堂讲解、课后纠错的方式,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坚持训练常态化,注重平时积累。
4、利用数据分析资源。我们要努力做到考后快速认真阅卷,通过具体数字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
5、抓好培优补差。在年级组的统一部署下,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探究有效方法,挖掘优等生潜力,切实提高学生成绩;针对差生,教师可抽出时间,针对薄弱点进行补差,力图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六、教学安排(2020年9月—2021年1月)
备注:每周任务1、完成一张《45套》中的试卷,并进行订正
2、每三天背诵一篇高考默写篇目,并针对易错字进行抽测
4、知识清单背记
预备周
8.24—8.30
教师会议
1
8.31—9.6
9月1日暑假作业检查,学生报到注册,始业教育。
返校考试,成绩分析
病句专题讲解
2
9.7—9.13
病句专题反馈训练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作文(选拔部分学生参加禁毒征文比赛)
教师节(9月10日)
3
9.14—9.20
作文讲评
标点符号专题检测
文言文课内知识迁移复习
4
9.21—9.27
文言文复习之
课内外衔接
侧重实词、虚词的积累,讲练结合
5
9.28—10.4
作文
国庆节放假(10月1—8日)
6
10.5—10.11
10月10日(星期六)调休上班
文言实词
作文讲评
7
10.12—10.18
文言虚词
断句与翻译
8
10.19—10.25
文言内容理解
知识清单日常内容检测
9
10.26—11.1
文言综合训练
准备一模考试周测
10
11.2—11.8
试卷与作文讲评
小说文体知识
11
11.9—11.15
情节、形象
高三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及网络统一阅卷
12
11.16—11.22
环境、语言
高考一模质量分析反馈
13
11.23—11.29
探究题
作文
14
11.30—12.6
小说知识综合训练与测试
15
12.7—12.13
散文阅读指导
散文文体知识
16
12.14—12.20
现代文语言与手法
17
12.21—12.27
现代文形象与探究
18
12.28—1.3
现代文结构与内容
2020年元旦放假
19
1.4—1.10
普通高中学考选考考试
20
1.11—1.17
试卷与作文讲评
21
1.18—1.24
综合卷测试训练
22
1.25—1.31
期末考试
23
2.1—2. 7
2月2日寒假开始